(上接第一版)

当我们欣然畅谈双汇由原来行将倒闭的小小肉联厂,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的大集团时,有没有意识到产业链体系中暗伏的食品安全危机,是不是做到了严把质量关?“瘦肉精”事件问题出在源头,出在上游,但也与企业内控机制不严有关。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时,有没有把质的提升摆上突出位置,是不是做到了以质为本、以诚为根?质量与诚信密切相关。产业的质量、品牌的形象一旦受损,社会的信任、消费者的信心一旦受挫,重建起来谈何容易!

当我们的一些干部对企业说长道短时,有没有考虑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是不是做到了责随职走、履职到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固然有企业的责任,但各级干部的服务质量也不能不受到拷问。

当我们纠结于“社会猪”还是“企业猪”的困扰时,有没有探究体制的弊端、政策的缺陷,是不是做到了监管有力、落实到位?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痛定思痛,剖析根源,“瘦肉精”事件看似偶然,实则蕴含着必然。说到底,是我们发展食品产业在质上认识不够,在质上忧患不够,在质上着力不够。我们做强做优食品产业,关键要在求质上动真劲,在求质上出实招,在求质上见实效,努力以食品名城质的跃升,体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成果。

(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落实以质为本,就要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大格局,切实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食品产业是优势,食品产业是支撑,食品产业是后劲,食品产业是希望。我们深知,中原经济区要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食品产业是很重要的联结点,而漯河作为食品名城,必须先行先试、率求突破,尽快做优联结点,趟出新路子,为全省提供示范和借鉴。我们更深知,做强做优食品产业,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着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的重大民生问题、政治问题。

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漯河确立了“一区两城一中心”的发展定位。无论是创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还是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都离不开食品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

漯河要做强做优食品产业,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以质为本,紧紧抓住质量这一关键环节,全力打好壮大骨干企业群体、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科技含量、争创名优品牌的“组合拳”,加快建设食品名企名牌、科技研发、高端人才集聚地,使漯河成为产业规模大、企业实力强、市场覆盖广、名优产品多、质量效益高、最具竞争力的食品名城。

(五)以质为本,要重民生。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民意。食品质量不仅影响企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效益的提升、发展成果的巩固,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建设食品名城,首要的问题是保质量、保安全、保健康,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如果不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反而是吃得闹心,发展为民就是空谈。

落实以质为本,必须强化为民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并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做到帮促企业建好原料基地控源头,强化过程管理堵漏洞,完善体制机制抓根本,让漯河生产的食品更安全、更放心。

(六)以质为本,要抓机遇。

“瘦肉精”事件是危机,也蕴含着机遇。省委、省政府通过认真处理这一事件,推动了全省范围内前所未有的排查活动,前所未有的协调监管,前所未有的系统整改,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权益,从这个角度上讲,就是为漯河高质量建设食品名城提供了大环境,提供了新机遇。

机遇不等人,错过千古恨。面对机遇就要强化“争”的主动性、“抢”的敏锐性、“抓”的实效性。

对于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就要大力支持他们健全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现以质保安全、以诚树品牌。

“两个转移”步伐加快是机遇,我们坚持以质取胜抓招商,美国“泰森”、“可口可乐”来了,台湾“旺旺”、“康师傅”来了,中粮、雨润来了,我们还要请更多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食品行业百强企业来漯投资发展。

(七)以质为本,要求创新。

食品产业绝不是把“活的给宰了、把生的做熟了”那么简单。创新才能破中有立,创新才能提升质量,创新才能增加效益。

发展模式要创新,靠大联大、战略重组,培育一批跨国跨区域发展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增强食品名城支撑力。

科技研发要创新,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推出更多的“漯河创造”,让漯河食品引领时尚消费,激发食品名城新活力。

管理手段要创新,以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增强食品名城保障力。

(八)以质为本,要转作风。

质量是关键,不仅体现在食品安全上,而且体现在各项工作中。抓住了质量,很多事情都比较好办。否则工作做的再多、发展速度再快,都不会有什么用,也很难体现好的工作作风。作为各级干部,如果作风不优化、工作质量不提升,领导方式就很难转变,发展方式就更谈不上提升。

抓发展、兴产业要以质为本,抓工作、干事情要以质立身。无质无效的工作浪费精力、浪费时间,贻误发展大业,贻误子孙后代。凡事应着眼于质、着眼于效,求质量、求效率,看效益、看效果。

工作提质增效,关键要落实好“三具两基一抓手”。谋划食品名城,必须尊重实际、尊重规律,不能靠拍脑袋,不能搞一刀切。建设食品名城,贵在雷厉风行、具体落实,立足于实、立足于做,选好载体、选好抓手,搞好项目建设。

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主战场,只有干部作风优化了,工作抓细抓实了,工作效能才能有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快提升。

(九)“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提升食品名城亦如逆水行舟,前进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激流和险滩,但自强不息的沙澧儿女,一定能够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新征程上破浪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