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明

2011年5月8日,噩耗从北京传来,李德生将军与世长辞。

将军逝世了,但将军的精神永存。我想到了将军故里那枝繁叶茂的大松树——八股松,它就是将军精神的象征吧。

八股松是位于将军故里李家洼村不远处山头上的一棵大松树,主干有合抱粗细,高约两丈,顶端平长着八股粗壮的枝丫。

八股松和将军的一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少年时代,将军因家贫给村里一个本家放牛,每天太阳刚出山,他就来到了村左侧的木城寨上,将牛绳挽好挂在牛角上,让牛自由地吃草去,自己则爬上八股松顶端,稳稳坐好,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编织着未来的梦。

十来岁的时候,家乡闹起了革命。将军的家乡叫柴山堡,是鄂豫皖第一块革命根据地。12岁,他当上了儿童团长,八股松就成了他最好的瞭望哨,这时放牛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红军战士喜欢这个机灵的儿童团长。1930年,将军14岁。个子长了,想法也长了,他想当红军,把手中儿童团的木棍、木枪换成一支真枪。他找到红军的一个营长,提出了要求。营长说,你还小。将军说,我不小。营长说,红军打仗要急行军,你跑不快。将军说,那比试比试?营长让将军和他的通讯员赛跑,将军一点也不落后。归来时,营长问将军一路都看见了什么。将军说,听到谁敲了三下木棍,地上有“红军”二字。连长笑了,说,真机灵,同意了。将军来不及回家报告,把正在吃草的牛往八股松上一系,当红军去了。

两年后,红四方面军西征,将军随部队西进川陕,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一路走、一路打仗、一路提升。到了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将军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已是旅长。这是将军参加革命后第一次回乡。15年了,将军时刻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孤苦伶仃的父亲。他利用部队在檀树岗休息的短暂两个小时,回了一次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父亲还好吗?家里的房子还在吗?远远的,他看到山头上挺立的八股松,眼睛湿润了。迎接他的是乡亲们的嘘寒问暖,还有父亲早在1933年就已去世的噩耗。

将军的第一次回乡,山头上的八股松见证了,它为曾经是将军的伙伴而骄傲;村里的乡亲们见到了,他们为村里走出了将军而自豪。我也很幸运,将军于1993年、1995年两次回到家乡,我作为接待人员,亲耳聆听了将军的教诲,还荣幸地和将军一起合影留念。

1993年5月,信阳第三届茶文化节举办,将军应邀参加,并偕夫人曹云莲一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那天,阳光很灿烂,将军在李家洼村头的大银杏树旁下了车,乡亲们围上来了,他一一询问着他们父辈的名字,向夫人介绍着和自己亲缘的远近。将军此时因中风留下了后遗症,行动不是十分方便,随行人员和乡亲们一起搀扶着他,向自己的旧居走去。旧居只一间土屋,他坐在门前的院子里和乡亲们聊起了家常。他大声说:“我想念乡亲们呐!”还问了乡亲们的生活、孩子们的读书情况。一再强调,要让孩子们读书、要多栽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村子里树多了,空气就好,水土保持就好,能多打粮食,人还能长寿。孩子读了书,才能成为有用人才。之后,将军到了父母的墓地去扫墓。父亲的墓在李家洼旁边,隔了一条小溪,将军奋力走到墓前,抚摸着墓碑,喃喃地说:“父亲,你受苦了。”后来,将军在回忆录里,一再提到父亲受苦时的情景。将军母亲去世很早,去世时他才9岁,葬在木城寨下,山顶上就是那棵八股松,去墓地的路很难走,他就让工作人员和其他亲属代他去了。记得将军夫人说:“早些年身体好没回来,现在不能到墓旁了吧。”将军说:“早些年不是工作忙嘛。”

将军这次回乡还去祭拜了他的老领导、老战友许世友的墓地。许世友的墓在新县田铺乡许家洼。墓地在半山腰上,需要走上百级的台阶,工作人员担心他的身体,背了一把靠椅跟随着。走了一半,工作人员提议坐下歇一会儿,将军不同意。他一口气走了上去,直到祭拜完毕,说:“现在可以坐了。”原来,他不坐是出于对许司令的尊敬。坐下来,有人介绍墓碑是杨尚昆、徐向前以个人名义立的,所以写“许世友同志之墓”,而没有称“将军”。将军听了,说:“同志好,同志最亲切。”接着,大家都来和将军合影,将军愉快地一一满足了大家的愿望,还和摄影师们开起了玩笑,问,“相机里有胶卷没有哇?不要浪费我的表情呐。”照到最后,还问:“还有人照吗?照相嘛,来者不拒。”周围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笑声。

隔了一年,又是茶叶节,又是5月,将军再一次回乡。这一次,他冒雨参观了家乡的胡子石小学,一次次告诫县、乡的领导,要办好学校,要多栽树,发展经济林,让山绿起来,让乡亲们富起来。这次回去后,经他多方努力,为家乡筹来了一笔笔款项,建起了陈店乡中学教学楼、胡子石小学教学楼,并新建了李家洼教学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今,将军的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将军,你就放心的去吧!家乡的人民会按照你的要求,努力奋斗,把你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把老区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