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设在贤山燕尾岛大门外的宣传展板。

□本报记者 杨 柳 文/图

《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了一把尚方宝剑,南湾水源地也从此进入了依法治理的崭新阶段。

5月16日,记者在实地采访时遇到正安排禁泳行动的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代权。他告诉记者:“为了南湾水源的保护,禁泳是他们常抓不懈的工作。”去年8月5日和8月11日,由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倡议,市环保局牵头,联合市水利局、南湾水库管理局、南湾公安分局及新闻媒体等部门,连续3次开展了大型禁泳专项整治行动,并成立专项治理队伍,定期不定期开展治理活动。

在谈到对南湾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时,张代权告诉记者:“作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主要单位之一,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坚持抓好两件事:一个是宣传教育活动,一个是集中整治活动。两项活动都收到了不错效果。为了增强《条例》的宣传教育效果,我们投资近百万元,在景区两个主要的进出道路上设置了警示牌,设置了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的警戒标识,同时还设置了6个大型《条例》宣传牌。为了保持和巩固集中整治效果和成果,我们投资了40多万元,在燕尾岛的湖东大道上建起了南湾湖风景区燕尾岛第二大门,通过严格管理,控制进出燕尾岛的人员,对这个区域的‘地锅饭’经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肖发强是南湾办事处贤山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曾经也是一名“地锅饭”经营者。单从个人利益上讲,他最初也不情愿拆除自家的饭馆,但《条例》颁布后,他积极响应,带头拆除了自家的饭馆。他告诉记者:“原来我们村的‘地锅饭’饭馆在水边上有40多家,对南湾水库的水源有一定的影响。去年我们响应号召,主动拆除了自己的餐馆。”

据了解,2010年11月3日和11月4日,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会同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单位重拳出击,在前期部分群众自行拆除的基础上,强制拆除了燕尾岛和二十里桥区域11000平方米违法搭建的经营“地锅饭”的相关设施。

2011年5月1日至5月2日,市监察局、市环保局、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等单位组织执法人员,在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燕尾岛、桂花岛等一级保护区内开展了“禁餐”专项督察行动,对涉及违规的公务车辆和单位进行了曝光。

目前,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正逐步将南湾库区周边的“地锅饭”餐馆迁至新建的南湖风情小吃街、南湖渔村等地,彻底根治辖区内“地锅饭”餐馆对南湾水库水源的污染。

“近年来,我们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坚决否决保护区内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一方面,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防已取缔的‘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对董家河镇境内已搬迁整合的板栗、猪鬃加工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查;对谭家河乡境内存栏量500头以上的13家规模化养猪场,要求其务必做到达标排放或完成生态养殖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加大水质监测频率。对南湾水库及入库河流断面水质状况实施动态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发布水环境状况公报。”我市环保部门一位从事南湾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作为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市环保局,近年来坚持在预防新污染、整治老污染方面齐抓并举,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对在水库汇水区内造成水体污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环评手续。

记者从市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获悉,鸡公山管理区已对李家寨镇9个村182家养猪场的污染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浉河区把环湖周边乡镇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并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进行考核。目前,该区谭家河乡率先在沿入库河流两岸强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

市工商部门组织人员对南湾库区周边乡镇洗涤用品市场进行了调查摸底,动员南湾库区周边经营户将含磷洗涤用品下架、下柜,并签订销售承诺,保证不再销售含磷洗涤用品。

市水利部门认真开展南湾水库上游河道排污口的调查和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铁砂等活动,并先后依法对多处违章土坝拦库汊实施处罚和强制拆除。

“尽管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水库水质也总体满足饮用水水质要求,但水库水质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全面有效地遏制。我们要会同其他部门,结合实际,强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市环保局局长梁继海说。

【相关链接】

信阳市南湾水库是我市城区居民的唯一饮用水水源。2010年《条例》出台后,通过各种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和整治活动,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种种原因,仍存在一些违反《条例》的现象。

目前,市监察局、市环保局、南湾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已成立联合督察组,呼吁广大市民要自觉增强水源保护意识,不到南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农家餐馆就餐,并同污染饮用水水源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大水缸”。群众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可向市监察机关、环保部门和南湾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举报。举报电话:6224900(市监察局),12369(市环保局),6373913(南湾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