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的李德生
1995年5月20日,李德生将军莅临羚锐公司视察工作。新 玲 摄

□本报记者 赵雪峰 向 炜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总政治部原主任,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沈阳军区原司令员,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当中央电视台在5月8日的新闻联播中播出这条消息后,李德生将军的家乡——信阳新县的广大干部群众、亲友乡邻、曾经获得李将军帮助的家乡企业、学校以及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连日来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缅怀追忆李将军,感念李将军一生为国家、为家乡做过的那么多事情。

家乡干部:

化悲痛为力量 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获悉李德生同志逝世的消息后,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道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铁璜等市领导先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哀痛之情,王铁、郭瑞民、姚铁璜等市领导还专程赶赴北京,看望慰问李老家属,参加李德生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

在李德生同志的家乡新县,在得知老将军逝世的消息后,县委专门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以不同方式组织纪念会、座谈会、开展悼念活动,以多种方式缅怀李老的丰功伟绩,寄托家乡人民的哀思;在新县烈士陵园设立悼念灵堂,悬挂李老遗像,在陵园门口悬挂横幅——李德生同志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县级领导冒雨前往灵堂悼念,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武装部主要领导赴京悼念李将军,并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看望慰问李老亲属。

“李老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他生前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关心家乡人民生活,惦念着家乡的建设,为家乡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京九铁路经过新县,羚锐制药成功上市,新县一些医院、学校、道路、粮库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乃至信阳一些重大项目建设,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还非常关心新县下一代的成长,生前多次过问、联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捐资捐助,建设图书馆,扶持贫困学生等,都凝聚着李老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和厚爱。”

在北京参加李德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话语几度哽咽:“连日来,家乡人民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李老对家乡人民的关爱和帮助,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李老崇高的革命精神,继承发扬李老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老区新县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不辜负老首长对家乡的期望。”

家乡亲邻:

没顾上吃一口俺煮好的荷包蛋

李德生将军去世了,家乡的很多人在悲痛之余,都在回忆将军返乡时的情景。

李德生从参军离开家乡直至去世,总共回过4次家,分别是1936年、1948年、1993年和1995年。

“1993年那次回家,李将军很精神,自己爬山来到父母、爷奶坟前,而1995年的最后一次回家,老将军身体已不太好,是在两位警卫人员的搀扶下,上山祭拜的。在坟前祭拜后,老将军又回到村里,来到曾经住过的牛棚前,表情很沉重,只说了一句,样子变了。”

陈店乡胡子石村村支书李德意介绍说:“李将军当年住过的牛棚,在1994年因发大水冲掉了,县、乡有关部门在原址靠后部位,重新建了一座。把以前的土坯瓦房改建成了青砖瓦房。建成后李将军觉得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牛棚,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所以才会神情茫然地说出那句话。”

李德生的同村邻居陈店乡胡子石村李洼村民组组长李念国向记者介绍说:“李洼村出了这么一位将军,是我们全村的光荣,将军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家乡做了大量的贡献,得知老首长逝世的消息,乡亲们都流下了眼泪。我们按家乡的风俗自发地在老首长故居布设了灵堂,举行了追悼会,怀念老首长光辉的一生。故乡的人民以老首长为荣!”

陈店乡党委书记胡峰介绍说,近年来,陈店乡争取上级建设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离不开李老的帮助,这些建设资金用于兴建水利设施,修桥筑路,建设新农村。家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如今,家乡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永远不忘李老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将以百倍的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虽是自幼离开家乡,但老将军对家乡的感情,对家乡后代的关爱丝毫不减。

据介绍,新县陈店乡中学、胡子石村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建设,都与老将军有着很深的渊源。陈店乡中学建设资金600万元,是老将军争取来的上级资金和社会捐款,而胡子石村小学是老将军几个子女捐款建设的。老将军还亲笔为这两所学校题写校名。后来老人还想为家乡建一座图书馆。为此,老将军捐出了自己的2万册藏书,而他的子女也都领到了一个任务——为图书馆建设筹集资金。

李洼村村民李念强则向记者念叨以前老将军为家乡做过的事情:上世纪70年代,村民打米还是靠人工推磨。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老将军知道后,给村里送来一台打米机。当时附近几个村,包括箭厂河公社都没有打米机,听说李洼村弄来一台打米机,方圆十几里的农民都挑着稻子前来打米,确实方便了不少乡亲。

老将军的弟媳胡永秀在得知李将军逝世后,多次痛哭不已,她一再说那年将军回来没有顾上吃她做好的荷包蛋,让她十分过意不去。据胡永秀回忆说,在1993年,她第一次与老将军见面,是老将军回李洼村。第二次一走进屋里,老将军立刻认出了她,主动上前问好。然后就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攀谈,老将军情绪很高,给大家讲起了当年吃树皮、啃皮带的艰苦生活,他说着说着就哭了,给大家讲了两个多小时。在这期间,胡永秀跑进厨房,下了两锅荷包蛋,但是端到老将军面前后,他却都分给了乡亲们。临走时,老将军对胡永秀的孩子说,他喜欢吃家乡的白花菜,让他弄点带过去。后来,胡永秀的儿子专程去北京,给老将军送去他最喜爱的新县白花菜。

家乡企业:

李老是羚锐公司的大恩人

“惊悉李老因病辞世的消息,我一下子懵了,如果不是荧屏上的讣告滚动播出,我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羚锐制药董事长熊维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悲痛地说。他告诉记者,羚锐制药从当初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一家资产逾10亿元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凝聚了李老太多的关怀和厚爱。

据熊维政介绍,1995年5月20日,李老回到家乡新县视察工作,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深入羚锐制药生产车间参观、指导工作。熊维政当时任公司的总经理,李老听取他的工作汇报后,非常高兴,勉励企业加快发展,成为带动新县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并书写了“羚锐制药、再创辉煌”的题词,使企业员工大受鼓舞,坚定了把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念。

虽然时隔多年,但对于熊维政来说犹如昨日。“在李老的支持和关怀下,羚锐制药于2000年10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发行A股股票4000万股。如今,羚锐制药没有辜负李老的厚爱,在北京、上海、武汉、郑州、信阳等地控股、参股10余家企业,拥有多个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成为带动老区新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

“李老是大别山的儿子。他的逝世,我们深感悲痛,李老的卓越功勋和光辉的人格魅力,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永远为我们所缅怀。”这是记者采访熊维政时,他反复说的最多的话。

5月11日上午,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主管以上管理人员赴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将帅馆,沉痛哀悼李德生将军。

家乡各界:

为国为家 李将军德高望重

家乡各界人民在惊悉李将军逝世的消息后,分别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对将军的哀思。

5月12日上午,新县法院63名干警在新县鄂豫皖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悼念活动,沉痛哀悼李德生将军。

1998年,在李德生将军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新县法院争取到中央国债和省财政专项资金260万元,建成一座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七层审判综合楼,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法院发展的硬件难题。在新楼落成之际,李德生将军亲笔题写了“清正廉洁,为民服务”八个大字,寄托了将军对家乡法院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如今,镌刻在法院门墙的“清正廉洁,为民服务”已成为新县法院的院训,它像一面镜子时刻警醒和激励着广大干警。

一位叫清风两袖的信阳网民特书挽联,以表对老将军的哀思之情:“参军家乡,过雪山草地,战太行,进军西南,赫赫奇功上甘岭,保家卫国,名垂千古;报答桑梓,修京九铁路,跑项目,上市羚锐,焕然一新新县城,激励后人,风范长存。”

清名誉时长,正气流芳远。

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信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有才在惊悉李将军逝世的消息后,当晚夜不能眠,辗转反侧,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小诗“一棵大树的传奇”,以怀念李德生将军,诗中写道:一棵麻栗树,长在大别山一个叫金龟山的岭头上,这是李德生将军的诞生地……一棵大树,永远矗立在故乡人民心中!

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李德生同志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事业。李德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卓越功绩将永载史册!

李将军为国为家,堪称德高望重,他永远值得包括家乡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所敬仰和爱戴。

敬爱的李德生老首长,您永远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敬爱的李德生老首长,您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