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 锐)日前,市中心城区和美广场人头攒动。我市第21个“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在信阳市易林舞蹈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的开场舞《中国结——孩子的春天》欢快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由特校聋耳学生丘冉冉、陈玉兰表演的舞蹈《爱的奉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身有残疾的表演者激情的表演,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要不是舞台一角指挥的特教老师,谁也想象不出舞台上的他们竟然是听不到声音的孩子,他们是在用眼睛、用心灵表演每个动作。

在演出现场,音乐剧《快乐的一天》用舞蹈的形式展示了特校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参加表演的孩子们虽然只有七八岁,但是他们自信的表演,展现出内心的坚强。而主持人现场与台下嘉宾、观众的手语互动,则将演出气氛推向了高潮。

作为这次演出的总导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信阳民歌研究会的副会长张道敏深有感触地说:“为了排练这场演出,孩子们不知练习了多少次,孩子们训练时的刻苦以及认真态度让人敬佩。从这次演出中,让社会了解了特校的孩子们身残志坚的意志,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共同心愿。”

据了解,在此次“助残日”宣传活动中,浉河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人士共为残疾人捐款13万多元,以资助我市特教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全国助残日”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第3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当年开始进行。截至今年,全国共开展了21次“助残日”活动。每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为“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数以亿计的群众参加,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