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亲李德生14岁参加革命,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血与火的考验。但是,父亲从不争功诿过。1942年5月,正值日军对太行山的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他任129师769团一营营长,仅率一营之众(还少一个连)在南艾铺抗击数万精锐的日军合围,成功地掩护了八路军总部突围。上甘岭战役中,在战役成败的关键时刻,他临危受命,统辖指挥12军、15军,以及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多年来,他从不提自己指挥了上甘岭战役,连我们子女都不知道。

父亲一生三次“深入虎穴”。抗战时期,为了制订严密的作战计划,攻克友军两战未拿下的扼制晋中交通要道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日军马坊坚固据点。身为团长的他化装成农民亲自进入据点侦察敌情,之后,他亲自率领仅82名战士一举端掉该据点。此战被延安《解放日报》称为“典型的歼灭战”。

父亲出身于贫苦雇农,他的心里,无时不在惦念着人民的疾苦。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拒绝领取机关按标准给军首长补助的主副食。我们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作为一军之长的父亲,他经常以豆饼、豆渣及南瓜(自己种的)等充饥,结果有时腹泻,又有时解不下大便,以致落下病根。父亲任12军军长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为解决部队吃饭问题,他跑遍华东三省,亲自勘察选址在安徽省全椒县的荒草圩,开发出数万亩水稻田的农场。父亲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基层,在任沈阳军区司令的十几年里,他跑遍了白山黑水的所有大小边防哨卡,解决了边防部队武器装备抗寒保暖、巡逻设伏等诸多困难及有关问题。他任国防大学政委、党委书记时,把教职员工和学员的办公室、宿舍、教室都走遍了,他常说,国防大学虽是大军区一级,但要采取团一级的工作方法。从军长到总政主任、从北京军区到沈阳军区,从部队到国防大学,他不但关心部队的干部、战士,而且关心部队的随军家属。每到一地,他都要挤时间到家属区挨家挨户探视,到每一个干部家里走访,(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