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要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接力拼搏。

笔者不禁想到了上演在中原大地的两则历史活剧。一个是“回龙精神”。位于辉县市上八里镇太行山深处的回龙行政村,被37道峡谷、40多道山梁分割成17个自然村。1993年,张荣锁走马上任回龙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千米隧洞和万米长的盘山公路。而后又带领群众种香菇、栽果树、搞旅游,使全村彻底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之路。张荣锁荣获“感动中国2002年度十大人物”,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另一个就是“红旗渠精神”。上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和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回龙村和林县的领导干部们带领人民群众发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给世人留下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耕耘在我任,收获留后人”的佳话。

然而在现实中,与以上先进典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为了片面追求政绩,有的“挖空心思谋发展、不计代价求增长”,有的“只想着自己能否升迁,哪管他后人有无发展”,有的竭泽而渔、甚至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还有的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抛在了脑后,随心所欲、胡乱折腾。

从1995年至今,笔者投笔从戎15余载。在这期间,我先后五次调离又五次调回信阳,毋庸讳言的是,这“五回”之中,除了工作上的需要外,也与我个人对第二故乡——信阳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不无关系。15年来,我虽也算是驻地经济建设的“参与者”,但更多的是“旁观者”,特别是在一次次的“回来”之中,我亲眼见证了信阳的可喜变化: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城乡更美丽了、人民更富裕了。正是有了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拥护参与,才有了魅力信阳的美好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