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道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扬帆起航,对我们的一场“大考”随即而至。
省委书记卢展工鲜明地提出四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对于周口而言,这四道难题正是我们念兹在兹的重大课题。
(二)从客观上看,周口长期被“多”困扰:人多,占全省1/10,尤其是农民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省的1/6,转移就业压力大;农产品多,粮、棉、油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1/7、1/3、1/4,比较效益低,群众增收难。周口一直被“少”掣肘:人均耕地少,保护基本农田责任重;自然资源少,1.1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没有一块自然生成的矿石,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不足。周口多年受“低”束缚: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低,人均财力低,仅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3;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低,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市难度大。
从主观上讲,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一些干部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目光短、易自满,标准低、惯凑合;思维方式僵化线性,一刀切、来回变,囿于旧、窘于新;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拍脑袋、大呼隆,急功利、好跟风;工作作风虚假浮漂,重形式、轻实效,绕矛盾、怕担责。归根到底,就是思想观念、工作理念“不合时宜”,领导方式“不适应”、“不符合”。
在这样的条件下,领导方式不转变,破解“四难”,可谓难之又难,难上加难。
(三)破难解缚,路在何方?
转变思维方式,把思想观念搞对头:不是静止地、孤立地看,善谋一域者必谋全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锁定农之势、人之势、后发之势,变“包袱”为“财富”,化“劣势”为“优势”。
转变工作方式,把工作方法搞对路:从中原经济区区域空间来审视谋划周口,遵循区域经济发展“分工、交易、合作”的一般规律,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准确定位、主动融入。
转变运作方式,把工作做扎实:重实际,求实效。
从“不拖全省发展后腿”到“发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方式一变,闻法解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四)不牺牲粮食和农业,舍我其谁?
从历史看,六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口与“农”字有不解之缘。从现状看,全省第一农业大市、第一产粮大市,赋予我们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不牺牲粮食和农业,靠什么?
靠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依法、规范地以“地定权、住定址、树定根”为核心确权赋能,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就宅基地使用权而言,分两步走:一是摸清家底,发证确权;二是面向未来,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来讲,对每家每户的承包经营权进行明晰、颁证,既可稳定面积,又可保护农民权益。
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推动土地规范有序的合理流转,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一平台,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周口农民三年发力,专业合作社总量已突破1600家,触角伸至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及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从“单兵作战”到“抱团”闯市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增收致富的本领大增。商水县练集镇朱集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办法,发展特色种植,实行规模经营,一亩地的综合收入翻三番。
靠提升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广良种良法,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农民种地收益的含金量。良种,则优生优育优收益;良法,则省时省力省成本。盯住粮食生产核心区不丢,围绕“十二五”末全市粮食生产165亿斤的目标,从今年起,每年建设20万亩高产稳产田,完成2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在抓好全市38个小麦、28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的基础上,在每个县市建设3个以乡镇为单位整建制粮食高产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抓住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一句话: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五)农产品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得天独厚。
既然与“农”字结缘,依农兴工、以工促农,正可以成就美好“姻缘”。
财鑫“吃”玉米,加工增值十多倍;天豫“吃”红薯,土产品做出洋产业,产品远销美日韩;五得利“吃”小麦,产能全省第一。
杀鸡、宰猪、磨面、榨油、纺花、织布,这些在人们心目中上不了台面的行当,已成为周口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靠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把“量”搞上去,把“质”升上来,依托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度,改变农产品加工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产品竞争力弱的状况。
“解表祛里”,“通则不痛”。给丰富农产品打通一条加工、转化的通衢大道,脉络通、循环畅、肌体健。
(六)人多,正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可在此聚集财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
(下转第二版)
破难解缚求作为
(上接第一版)
我们积极承接食品加工、制鞋业、纺织服装业等产业转移,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周口遍地开花。淮阳、西华、商水、扶沟、鹿邑等地抢抓制鞋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分别与美国纬伦集团、台湾制鞋工业同业公会达成协议,凯鸿、宝昌、强鸿等14家制鞋企业陆续落户,安排劳动力就业3万多人。全省鞋类产品出口三分天下周口有其一,摘得“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金字招牌。
今天的周口,“人口红利”正在利滚利。太康县台资宏星制衣可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西华县台资凯鸿鞋业的加工链条延伸到乡村,把车间建在了农民的家门口,因农务、家务拖后腿耽误挣钱的妇女,不出村就能数钱。
产业集聚对“人”的需求越来越旺,各县市区由以往的“组织输送民工外出挣钱”到现在的“抓紧动员培训在家门口就业”,当18万原本外出的农民被18万个就业岗位留在家门口,他们的脸上露出春天般的笑容。农活不误,家务顺当,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大家感叹:“在家的感觉真好!”
目前,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呈加速转移之势,转向哪儿?转向成本低、市场大之地。有346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周口,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必当大有作为。人多之难,迎刃而解。
(七)无矿产资源,国有企业少,说明政府手中可调控的社会、经济资源少,正可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放手发展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
把“看得见的手”用在引导、扶持、服务、创造环境上。让“看不见的手”在市场主体的发育、培育、资源配置、产业转移中“挥舞”。
美国人来了,德国人来了,多年的“土”气中有了“洋”味。32家台资企业纷至沓来,从台北、台中、台南到周口的企业管理人员就达130多名。
“两只手”配合默契,周口千里沃野,任凭市场主体的骏马驰骋。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8%,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占全年新增就业岗位的90%以上。
放则活,活则变,变则昌,昌则困局解除。
(八)产业集聚了,发展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是为民;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多了,就更有能力为民。
快发展则民利多。2010年,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工人工资性收入约31亿元,县及县以下净增居民储蓄存款118.5亿元。
聚财富可纾民困。财政增收了,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到民生领域。
(九)万丈高楼平地起。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持续创造的过程。
直面难题,克难攻坚,持之以恒,难题不难。对于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传统农区来说,就是要遵循经济规律,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急、不能慢、不能乱、不来回变,避免发展过程中大起大落、走弯路,持续不断地创造积累,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就是要千方百计发挥人口和农业优势,培育好、发展好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城镇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十二五”,周口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既要扩总量、高增长,又要转方式、高质量;既有土地、环境等要素约束的加剧,又有民心、民生的新期待。挑战虽多,机遇更大。
(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实践中,持续创优势、解难题,谋发展、惠民生,我们坚信:周口声音会越来越响亮,周口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周口人民会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