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可
近阅《潢川历史文化大观》一书,诸多史料,前所未闻,甚感欣慰。此书内容涵盖光州风俗、民情、人物、传奇,历史、文化等方面,于古光州后代子孙实属幸事、善事。然则,缘于时间、资料等原因,书中《光州历任刺史》一文,多有脱误,尤以唐朝三百年为甚。
据《唐会要》、《资治通鉴》、《全唐文》、两《唐书》、《贞观政要》、《唐诗纪事》、《东观奏记》、《云溪友议》、《幽闲鼓吹》、《因话录》等史书及唐人笔记可知,唐朝三百年间,出刺光州者概有以下三十余人,按任光州刺史时间先后略作评介,若有谬误,烦请诸君补正。
卢祖尚,字季良,光州乐安(仙居)人,仗义轻财,甚得人心。隋末,他招募壮士逐捕群盗,少年勇武,又御众严整,所向有功。世充自立,举州归唐,高祖嘉之,拜光州刺史,封弋阳郡公,历任寿、瀛、蒋州刺史,并有能名。
陆善宗初为王世充怀州部管,高祖武德四年归降李世民。此后善宗仕唐,历任光、德二州刺史。
欧阳允(一作胤),临湘人,欧阳询从弟,太宗贞观初官正议大夫、鲁王傅。奉使突厥,以不辱使命为朝廷所嘉许,封南海郡公,历任施、光二州刺史。
赵弘智,洛州新安人,早丧母,事父以孝闻。太宗贞观初,为光州刺史,良臣。
裴大觉,《新唐书》叙:光州弋阳郡,本治光山,太极元年徙治定城,城西南八里有雨施陂,高宗永徽四年,刺史裴大觉积水以溉田百余顷。
李翼,平阳郡王,高祖第十五子虢王凤(又曰元凤,杨美人所生)之子,虢王凤薨后,翼嗣虢王,官至光州刺史。永隆二年卒。子寓嗣,武周时失爵。
齐虔,唐玄宗朝名臣齐澣之祖,新旧《唐书》皆有《齐澣传》。齐澣孙齐抗字遐举,德宗时期宰相。齐虔武周时任光州刺史。
封叔廉,封德彝族孙,武周时期任光州刺史。
武周时期,另有张威任光州刺史,然史书不见记载。
李玄表,陇西士族李氏子弟,高宗宰相李义琰、肃宗宰相李揆字端卿、宪宗宰相李逢吉、僖宗宰相李蔚,均出李玄表家族。武周时期,李玄表历任库部郎中、光州刺史。
王希倩乃王方庆侄孙。王綝,字方庆,以字行,有高名,武周朝宰相。希倩字传甫,唐玄宗时任光州刺史。
韦光业于开元初出刺光州。
王熊,武周、中宗、玄宗时期诗人、画家,与韦嗣立、张说曾在凤阁同官联事。历任郢州、光州刺史、潭州都督,然为官无清名。
李休光,历任光州、并州刺史、京兆府尹。玄宗开元二十年时,李休光官拜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判尚书省事上柱国,封姑臧县开国侯,从三品。
严损之,严挺之母弟,严武叔父,兄、侄俱为名臣,损之为兄、侄所掩,名迹难显,然而,损之立廊庙、典州郡,所历皆有异绩。历任并、沧、恒、易、润等州刺史。严损之天宝元年任余杭郡太守、天宝十三年弋阳太守。
夏侯沼(召),原为以光州镇遏使,德宗贞元二年七月,擢升为光州刺史。
苏奕,隋朝时,苏威因忠谏而被隋炀帝贬为光州刺史。其后裔苏奕,宪宗至穆宗时,亦任光州刺史,开基光州固始苏氏一族。固始胡族铺镇现有苏奕墓园。
房克让,房玄龄六代孙。元和十四年八月,讨灭吴元济后,光州刺史房克让曾上书朝廷归还光州茶园给百姓,被采纳。
史备,约在贞元年后期任光州刺史,白居易制书夸奖他有良吏之用:“将仕郎前使持节光州诸军事守光州刺史云骑尉史备,变通健决,有良吏之用……”
薛用弱,字中胜,河东人,穆宗长庆年间任光州刺史,为政严而不残,时称良吏。薛用弱著《集异记》三卷,一名《古异记》。
王建,唐代宗至文宗年间,王建而知名者两人。一诗人,布衣入仕,其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一官员,大历十年丁泽榜第二人及第(座主蒋涣),进士出身,高寿,亦善诗。诗人贾岛曾写有两首诗:《留别光州王使君建》《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此光州刺史乃进士王建。
王宰,又称王晏宰,王智兴第二子,历任许、泽、盐、孟、并州刺史。甘露之变,以功兼御史大夫,为光州刺史,有美政。
李潘,字藻夫,潘累官司勋郎中、驾部郎中、知制诰,大中初为礼部侍郎,十二年为中书舍人,历任均州、光州刺史。王承元、刘总二人敛身归国,李潘功不可没。
徐鄑与宰相徐商同族,大中至咸通年间,徐鄑历任齐、处、泗、括、明、光六州刺史。徐商,字义声,武周朝名臣徐有功五世孙,唐宣宗大中年间为尚书左丞,懿宗朝为相,其子徐彦若相昭宗。
支竦,历任云、泸、齐、光、邢五州刺史,有惠政。他任光州刺史约在武宗会昌末、宣宗大中初。后官至郓王傅,以鸿胪卿致仕,赠工部尚书。有八子,支谟最知名。
李弘毅,“让皇帝”李宪五世孙,其父岭南节度使李从易,历任蓬、剑、滁、光等州刺史。
李弱翁,唐文宗宰相李珏次子,历任盐铁判官兼监察御史、光州刺史,为官贪腐。懿宗咸通十一年五月,光州民逐刺史李弱翁,李弱翁逃奔新息。
徐焕,文武兼备,据载,僖宗乾符戊戌岁,大理少卿徐焕,以决狱平允,授弋阳郡。明年冬十月,贼党数千人,来攻郡城。焕坚守,城不可拔,乃引兵西入义阳。
李罕之,少学为儒,不成,又落发为僧,以其无赖,所至不容。会黄巢乱起,罕之合徒作剽,渐至魁首。及黄巢渡江,罕之以兵将归于唐,高骈录其功,表为光州刺史。罕之后历任泽、邢、潞、孟州刺史,河南府、洛阳留守。
王绪,僖宗广明元年,寿州屠者王绪率众起义,占据霍州,自为镇使;八月陷寿州,九月克光州。奉国节度使秦宗权封王绪为光州刺史。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均其下属。
卢铎、陈宏基,此二人曾先后任光州刺史,时处乱世,声名不显,史书无载。
刘存,唐末混乱,光州刺史刘存成为了牺牲品。朱全忠曾遣使马嗣勋至光州,说刺史刘存背叛淮南杨行密,持币马以赐刘存。会淮南急攻光州,存与马嗣勋率兵与战,败而走之。昭宗乾宁三年五月,杨行密大将朱延寿进拔光州,杀刺史刘存。
柴再用,昭宗天佑二年,朱全忠自申州进抵光州,光州刺史柴再用严设守备,全力防御,全忠无功而退。十一月,朱全忠渡淮而北,柴再用抄其后军,斩首三千级,获辎重万计。再用历楚州、光州刺史。
贾公铎,原为蕲州守将,降于杨行密后,曾任黄州、光州刺史。朱全忠与杨行密争战江淮,李罕之、刘存依附全忠,而贾公铎、柴再用为行密爪牙。
曾延世,原名延祚,光州固始人,僖宗咸通四年癸未应会试,中二甲进士,历任官团练使、光州刺史。他任内亲决刑狱,胥吏敛手;杜绝贪腐,兴学减赋;救灾赈民,兴修水利,政声灿然。延世在家乡为官,颇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