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经纬)罗山县卫生局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切实将此项工作当作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高标准,严要求,突出“七个狠抓”,促进工作扎实开展,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一是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该县将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3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全面启动了乡(镇)级门诊统筹补偿工作,门诊补偿年度封顶线为每人每年60元。截至目前,共补偿人数93625人,补偿金额2661.93万元,门诊统筹补偿0.12万元。
二是狠抓“降消”项目工作。该县全面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最高限价,规定在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平产限价750元,剖宫产限价2300元;乡(镇)卫生院平产限价550元,原则上不施行剖宫产;在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平产每例补助资金300元后,剖宫产每例补助400元。截至目前,共补偿农村孕产妇1899名,补助金额58.37万元。
三是狠抓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该县继续积极开展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40361个;举办健康教育讲座631场次;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40826人;对47071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管理。
四是狠抓人才培养工作。该县先后组织20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6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各医疗卫生单位检验科27名相关工作人员、各乡(镇)卫生院20名妇产科骨干、相关单位27名急诊科工作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培训;全面启动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对6所中心乡(镇)卫生院的6名医生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高了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
五是狠抓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工作。该县成立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加强了软件、硬件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上的独特作用。
六是狠抓创建示范性乡(镇)卫生院工作。在去年已成功创建2所示范性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今年又确定3所卫生院为创建单位,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七是狠抓优质服务工作。各单位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在县医院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