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段发广 骆中宪)近年来,罗山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使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该县把惠农政策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和措施,开创性地探索出龙头企业租用、专业合作社承接、种养大户转接、土地“整村流转”、股份+合作流转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有效地促进土地流转工作。2010年,该县耕地流转45.8万亩,占常用耕地106万亩的43.2%,林地流转38.7万亩,占农村集体林地106.8万亩的36.3%,流转耕地100亩以上的大户297个,流转林地500亩以上的大户162个。

土地流转鼓了农民的腰包。据该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最高可达每亩570元至600元,相当于或超过农民自己耕种的纯收益。通过土地流转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1万人,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增收近亿元。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又雇用农民,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30万个,农民获取劳务收入1350万元。流转的耕地实行规模经营面积达27.2万亩,亩均增产8%以上,水稻每亩平均增效151元,小麦每亩平均增效121元,实现增效4488万元。通过土地流转,该县实现土地增值达1.2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流转土地的主体。该县20家大型龙头企业、100余家专业合作社承接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全县11家种植专业合作社、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流转,连片种植优质水稻达到10万亩,带动了全县96万亩优质水稻规模种植;全县新增茶叶种植面积8.7万亩全部来自流转的土地、山场;蔬菜种植面积达9.7万亩,有2.5万亩属于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建设“一村一品”特色产业,40%的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从而大大提升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