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垂友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和根本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要淡化官本位意识,摆正官与民的关系,“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绝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漠然置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绝不允许党员干部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追求狭隘的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应当深深扎根于每位党员干部的思想中,真正落实于每位党员干部的行为上。党员干部应当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相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党内个别腐败分子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和考验,走到了人民的反面,成为人民的罪人,就是因为没有牢记宗旨,丢掉了群众是真正英雄、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没有“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而是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逞个人英雄主义之能,存一己私利之心,走到罪恶的深渊。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引以为戒,加强学习,提高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利益观,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知识、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水平。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尺度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心中没有装着人民,丢掉了这把衡量工作价值的尺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自行其是,挥霍公款大吃大喝,大建楼堂馆所,慷公家之慨,饱个人之腹,追求个人“政绩”,损害群众利益。正是这极少数败类,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情谊。我们坚信,随着转变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不断完善,这种不良现象会越来越少,直至销声匿迹。

让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牢记宗旨,共同唱响服务人民的正气之歌吧!

(作者系固始县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管委会主任、陈淋子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