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少华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预期收益率的高低水平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基准利率;其次就是该产品承受的风险程度。这两个因素构成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低水平的基础。但是在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稳健之风大行其道之时,这两个因素却已成为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共性因素,而不再是决定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低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银行对于资金的间歇性渴求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左右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平的最主要因素。银行一旦由于各种监管指标的限制而对存款有着较大需求时,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往往会出现预期收益率被拉高的情况。而近期这一情况就已表现的十分明显。

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1月份、2月份以及3月份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51%,3.4%以及3.79%。从中可以看出,此类产品在3月的预期收益率整体出现较大提升。从具体产品看,这种预期收益率上升主要发生在临近3月月末,也就是1季度末。这也表明,或许是出于对季度末存贷比之类的指标的考虑,使得产品收益率出现明显上升,以此来吸引客户或是稳定客户。

对于目前在售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而言,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预期收益率超过4%的产品,更有甚者,个别一些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甚至超过了5%。而各银行之间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的拉大,也反映出了各银行对于资金的渴求程度。但是相信这种情况将可能是暂时的,或许在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会有一定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