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瑜珊)“华英农业”富民计划自去年3月实施以来,全市养殖小区已开工722个,建成698个,投产620个,一年完成了两年的任务,仅用8个月时间,走完了华英集团10年的养殖之路,打赢了一场发展特色产业的硬仗,探索了一条做强富民产业的道路。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潢川县召开2011年“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工作会议,对“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实施一年来的进展情况进行小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会商和安排,促进“华英农业”富民计划更好实施。
市领导郭瑞民、王道云、方波、张继敬、李水、任宏业出席会议。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道云主持。
会上,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通报了2010年“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实施情况。目前,“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的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一是农民赚了钱。去年,全市共增加出栏成品鸭、成品鸡600多万只,每只纯利1.5元左右,养殖户获利近1000万元。二是企业增了效。去年,华英鸭、华英肉鸡共出苗1亿多只,比上年新增2200多万只。华英公司去年实现产值40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新增17个投资项目,涉及饲料、加工、销售等各个领域,企业生产链条进一步延伸。三是财政增了收。华英公司去年实现利税7600万元,比上年增加2800万元,带动金融、民间投资4亿元,拉动了建筑、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在认真听取光山县、罗山县、淮滨县等养殖户代表和华英公司代表及潢川县负责同志的发言后,市长郭瑞民就“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的下一步实施提出要求:
一要立足合作共赢。华英公司能从年加工不到百万只鸭的小作坊,成长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实现从中国鸭王、亚洲鸭王到世界鸭王的跨越,其持续扩张、跨越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坚持走“公司+农户”商业合作模式的路子。这种模式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合作,合作好了,就能实现双赢,就能产生“1+1>2”的效应。因此,华英公司和养殖户作为“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的两个主角,一定要加强生产衔接,以实现共赢为目标,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二要积极提供服务。在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引导自愿合作,特别是要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调动起来、聚集起来,形成更大的乘数效应,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推动作用,扮演好中介角色,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落实、贷款融资、税收优惠等硬件建设上,放在抓好建立完善合作共赢的利益机制、加强养殖户养殖技术培训、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政策和法律环境保障等软件建设上,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任务县要进一步完善养殖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设标准型、生态型、循环型养殖小区。
三要严格质量控制。养殖环节外包后,由于企业自养比例过低,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很大,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因此,养殖户和生产企业要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在养殖小区建设以及养殖过程中的种苗、饲料、防疫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