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东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春风暖,天蓝了、树碧了、雨润了、水涨了、麦青了……一切在清明时节发生变化,故乡不在是遥远的梦,一年一度的祭祖是返乡最好的理由。

古诗云:近乡情更怯。农历二月廿九的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下到半夜,躺在床上,我担心明天的故乡行能否成行。谁知,第二天早起,天光放晴,阳光和煦,晴空万里,白云朵朵。原来觉得很远的故乡,现在道路通畅,乘车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回到久违的老家,真可谓“竹杖芒鞋轻胜马,青春作伴好还乡”。回到村头,还是一样的村桥原树,麦苗一如千百年不变的绿毯似的铺满田野,金灿灿的油菜花是绿毯上的装饰图案,还有那成片的紫云英让家乡的田野添了跳跃的色块,一切是那样的清新自然、赏心悦目、和谐完美。

行走在家乡的原野,极目望去,到处是我依然熟悉的阡陌、沟壑、池塘、水库、树林……曾经对于年幼的我来说,高不可攀的小丘,现在几步就可踩在脚下;我家那块棉田早已压在铁轨之下,一趟趟列车时常呼啸而过;那崎岖而漫长的上学路还依然延伸到远方,那里有过我彳亍的背影;那个曾无数次横渡浩淼的水库,在如今的我的眼里变得小了许多,还有那些曾经熟悉的父老乡亲,有的已逝去安葬在这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里,还有很多都被岁月改变了模样,须仔细分辨才能依稀认得,更多的妇人和孩子,多是从外村嫁来和后出生的,我已全然不识,只能打听这是谁谁家的。

故乡,这片我热爱的土地,我曾对它了如指掌,我知道水库的水有多深,知道那些树上结的梨、桃的滋味,知道那个水沟里有泥鳅和鲫鱼,那个洞里有黄鳝和乌龟,那片荒地里有野果,知道怎样用河蚌肉钓麻虾、用猪肝钓王八……虽然,在这片我童年生活过的不超过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历史上没出文臣武将、圣贤名人,甚至连一个恶霸土匪都没产生过,如今更是平凡普通,年轻人上广东、下江南打工挣钱,老年人在家辛勤耕作土地、侍弄牲口、招呼孩子,没有人作奸犯科,也少有大富大贵的,但是,就是这片“皇天后土”,这些勤劳朴实的乡亲,像一滴水滋润着共和国浩大的版图,像一块石默默无闻地奠基于国家大厦之下。

故乡,我像一只风筝,无论我飞得多高多远,我的线始终牵在这里,我像一棵树,无论再怎样枝繁叶茂,根始终扎在这里。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梦开始的地方,我一辈子的精神家园。如今,虽然离我居住的城市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是,我已经“回不去”了。只有在清明时节,匆匆一晤,在祖坟前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就急忙离去。我对于故乡,像一个过客,没带走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但是在梦里,我还无数次回到那个原来的故乡、那个熟悉的村庄,那个有我快乐童年和美好回忆的家园,那个影响我一生一世的地方。

故乡,来年我还要回到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