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浉河区委书记霍勇介绍项目情况。李 明 摄 |
![]() |
图为五云茶叶集团董事长陈世强详细解答记者提问。李 明 摄 |
![]() |
□ 本报记者 袁国华 通讯员 肖正群
阳春四月,惠风和畅,处处溢满茶香。
2011年4月7日上午,“聚焦河南新面貌,关注中原经济区”的《台湾新闻报》、台湾大爱电视台、人民网、《河南日报》等两岸16家媒体的21名记者,在市委宣传部、浉河区委和市茶办等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位于羊山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的信阳国际茶城进行联合采访。此次采访是在信阳整个活动的第一站。两岸新闻媒体的记者对信阳国际茶城的关注程度之高、评价之好,无不具有其战略眼光。在项目现场,浉河区委书记霍勇代表浉河区委、浉河区人民政府向记者们的到访表示热忱的欢迎,并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了我市及浉河区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副董事长阚贵前、信阳国际茶城总经理李建军陪同采访,并回答了众多记者感兴趣的话题。
伴随着企业负责人陈世强的介绍,采访团一行还参观了产业园区的生产车间。投资3000万元的日本蒸青茶生产设备,以其全智能化的流水生产工艺,无不让采访团的记者们惊叹和称赞,纷纷举起相机拍照。对于很多第一次品尝信阳毛尖绿茶的两岸记者们来说,他们对“龙潭”信阳毛尖绿茶赞不绝口,而且给予很专业的评判:香浓回甘的感觉很好。
由于信阳国际茶城的建设肩负着整个茶产业的调整、流通方式的变革等重大使命,两岸新闻界的记者们现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采访:
茶,对于全世界种茶、饮茶据有5000年历史的、最古老的国民来说耳熟能详,对于盛产中国十大名茶的信阳毛尖茶的故乡——信阳人来说,则更是情有独钟,妇孺老少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谈起种茶、制茶、品茶,生活在茶乡的信阳市民都能侃侃而谈。
具有5000年种茶历史,历经兴衰而又绵绵不断的中国茶产业发展到今天,茶叶的产量从2006年以来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从17世纪就有茶叶出口,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一直处于称雄的地位,曾独占世界茶叶市场200余年。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整个中国的茶叶年产值为何只比英国立顿一个公司的产值(年产值近50亿美元)仅仅只高出1/3?
现阶段,中国整个茶产业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商业型茶叶企业规模均偏小。产值上亿元的茶叶企业只有几家,像我市的五云茶叶(集团)公司已经是茶业界中的大企业了。初加工企业规模更小,平均产值十几至几十万元。导致企业难以产生规模效益,效益低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度开发能力;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稀缺;产品创新、市场开发、竞争实力较弱等都制约了我国茶叶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现代化茶叶企业比例小,80%左右的企业还属于小农经济时期作坊式的产销模式。如:信阳茶农、茶产业链上的绝大多数人做了一辈子茶生意为何依然不富裕?如何把茶产业这个利国利民的农产品,做得像烟草行业一样,由农产品迅速地变成工业产品,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茶叶的标准统一、价格统一、便于消费者识别、购买。在谈到以上高屋建瓴深层次等问题时,恐怕没有几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而信阳国际茶城的建设就是最好的诠释。
古人云:“食物之于人好像油之于灯……”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饮品质量的今天,茶的保健功能会越来越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喜欢,这也是信阳国际茶城建设具备成功条件的基础。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茶叶的药用保健功能。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抗癌、抗衰老、抗突变、杀菌、防龋齿、明目利尿等诸多功效。目前,茶叶药用成分的提取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关注的热点。茶与健康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力地促进茶叶的消费和茶产业发展。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贸易国,而且中国茶叶种类之多也为世界之冠。由于中国适宜种茶的地域广袤(21个省或地区1000多个县在种茶),为世界绝无仅有,加之茶叶极其独特的生理功用、经济效益、社会功用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被发现和认同,使茶叶自被发现和利用之始,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断激发制茶人的智慧,创造了品种齐全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紧压茶等再加工茶类。饮茶者在体验茶的解渴、提神等基本功效的同时,而倍感身心愉悦。基于茶叶丰富的生物特性、药理保健功效等,决定了茶的专业化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大,随着科技发展,茶的产业链在不断延伸,也在不断加宽。但是,依然缺乏合理、集中、统一的茶产业经营运作的平台。
我们不难从信阳国际茶城项目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信阳国际茶城的建设,就是为了把中国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深的大手笔、大制作,其产生就是要颠覆传统的中国茶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使茶叶的产业链得以延伸和加宽,迅速增加茶叶的附加值;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流通方式使茶叶的销售渠道得以顺畅和通达,降低流通成本,让茶农增加收入,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高起点建成茶产品集散中心
2010年10月,一项投资数十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整合茶产业上下游的大型综合项目——信阳国际茶城在信阳羊山新区开工兴建。该项目立项的诉求便是整合全球茶产业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中国茶产业格局,进而改善数千年来国人茶叶消费的习惯。
信阳国际茶城的建设有多种有利因素。
首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阳国际茶城的建设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而且是茶农致富的最好链接点。国家极为重视“三农”,良好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我国茶叶产销问题关系到农村茶产业经济的增长,关系到茶农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茶业属于“绿色”行业,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其次,信阳国际茶城定位为全球最大的茶产品集散展示中心,茶产业研发中心,茶行业信息推广中心、茶文化挖掘传承与传播中心、茶行业标准制定中心,辅之于产业技术交流、行业人才培训、茶文化博览及旅游。如此之高的定位全国乃至全世界仅此一家!
再次,信阳国际茶城建成后,是国内乃至全球目前最大的茶产业贸易市场。这个市场,首先是生产商和流通商的一个最佳最便利的贸易平台。在这个市场里,流通商能够找到他想找到的所有茶叶品类,而生产商能够接触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流通商。信阳国际茶城要做的就是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茶叶生产商吸引过来,而流通商自然纷至沓来。
在信阳做一个全球茶业的交易流通平台,不仅因为信阳是我国较大的茶区,更为关键的是信阳优越的地理位置。信阳位于中原腹地,辐射范围广大。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决定了信阳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的巨大优势。信阳国际茶城能够从规划设计到付诸实施,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这几年,信阳市政府对茶产业的关注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这为信阳国际茶城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河南省对这个项目也寄予厚望,它已经被列为河南省、信阳市“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信阳国际茶城建成投入运营后,经专家科学预算,预计信阳国际茶城将创造出1000亿的交易额,实现50亿元的利税,增加1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之外,信阳国际茶城最大的意义是将改变中国茶产业的现有格局,彻底扭转中国茶产业的弱势现状,带动中国8000万茶农走上富裕之路。
当台湾新闻媒体的记者提问:信阳国际茶城建成后是否会有台湾茶叶或茶的相关产品入驻时,五云茶叶集团董事长陈世强介绍说:“我们已跟台湾业界的同行有过实质性接触,相关战略合作事宜正在商谈之中,这对推动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在全球范围内与业界同行寻求更广泛的合作,探讨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大平台打破产业流通“瓶颈”
信阳是我国纬度最高、最大的绿茶生产区。信阳茶的种植面积超过130万亩,但是在产值上,不如福建铁观音数十万亩的产值。信阳茶面临的困境和中国整个茶产业面临的困境相似,那就是产能不强,流通环节不畅。目前,国内茶产业界普遍认为,这种模式亟需变革,只有这样中国的茶产业才能走出流通上的困境。
在后工业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依靠企业的力量才能形成规模。中国的茶叶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是能够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却并不多见。目前,我国茶叶的营销带有明显的盲目性、短期性、被动性。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意识, 现代化的营销组织、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缺少营销战略与策略规划。一大批新生的民营茶叶产、销企业,尚未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仍处于创业初期。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缺少名牌。到目前为止,全国茶叶的品牌数目不算少,但在国内外茶叶市场真正有市场规模、具备影响力的茶叶品牌极少。我国平均一个产茶县至少有10个以上的品牌,但每个品牌市场覆盖率不高。世界著名品牌立顿一年的销售额超过四五十亿美元,而我国产值达亿元人民币的品牌只有几个。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滞后。目前,除少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茶叶出口公司制订了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相关质量认证(ISO9000、HACCP等),按标准组织管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外,大部分茶区及生产、经销茶叶的企业没有相关的标准, 或有标准但得不到执行。因此,茶叶质量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叶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信誉及形象。在卫生质量、农药使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及卫生质量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因此,这是现今或未来制约中国茶叶国内外市场发展和扩大的主要障碍。
中国的茶企业绝大部分专注于做茶叶品质而忽视了产品的流通,这种格局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另一方面,资金束缚了茶企业的手脚。能够建立自己独立流通网络的茶企业都是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从无到有地建立流通网络,巨大的成本将拖垮一家运转良好的企业,即使是大型企业,其流通网络仍然难以覆盖全国。整个中国的茶产业需要一个公共的、低成本的流通平台,那么,信阳国际茶城建成运营后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同一个茶产品经营店里同时配送、销售不同品牌的茶产品,彻底解决茶叶产业流通中的瓶颈问题,使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同品牌的茶产品,在同一个茶叶经营店中得以和消费者见面,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方便快捷。
据了解,信阳国际茶城目前已同国家级茶叶检验检测机构达成框架协议,在信阳国际茶城设置分支机构,便于对所有进入茶城的茶叶进行品牌认定、质量评级,严格控制出入口关。消费者在信阳国际茶城购买的茶叶与在全国其他各地购买同样的茶叶确保一个价格、一个品质。
整合资源畅通产业上下游
专业茶叶批发市场,中国做的比较好的已经不少。北京、福建具有规模非常可观的专业批发市场,他们已经是地区性的茶叶集散中心。如何有效地解决茶叶企业之间经济协作意识不强、缺乏协作关系,行业协会难以发挥作用及内销渠道不完善、外销无序恶性竞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使市场的比价功能、调节供需的功能、信息采集和传播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这是业界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如果把信阳国际茶城看做一个简单的批发市场,那么它和其他地方的市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也就没有必要做成如此大的规模。信阳国际茶城主题定位为500万㎡世界茶品集成交易平台;市场经营种类涵盖世界各地茶叶、茶工艺品、茶具、茶农业用品、茶机械(机械)、茶食品(食品)等衍生产品,集中各地名茶于一身,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的以茶叶及茶关联产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相对开放的关联茶产业上下游行业的茶产业集群。
信阳国际茶城不仅要做大流通渠道,还要培育终端网络,帮助中小企业建立流通平台。信阳国际茶城不仅是在信阳建立一座实体的茶城,还要在全国建立与之配套的终端网络,在全国任何一家加盟茶叶经销店里可以买到多种品牌不同品质的茶叶。就像国美、苏宁电器一样,它只卖家电,但是在卖场里消费者能够见到几乎所有的种类和品牌。信阳国际茶城不只是产品展示交易场所,它的终端就是茶叶的大卖场,消费者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能选择到不同种类和品牌的茶叶,这种终端销售网络是茶产业发展及顺畅快捷流通的必由之路。
两岸新闻媒体的记者通过对信阳国际茶城已建成的现代化茶叶生产线和一派忙碌建设工地的参观,加上该项目负责人的系统介绍和他们的深入采访,对信阳国际茶城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信阳国际茶城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整个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表示:回去后,将大力宣传信阳国际茶城,重点推介信阳国际茶城,并在其投入运营后跟踪采访报道。
信阳国际茶城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