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景德

语文活动课,教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置身于幕后,把学生推到台前,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深化所学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增强才干。

活动氛围要和谐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解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活动课分组时,让每个小组都留一个空位,这是教师的座位。在学生展开讨论时,教师可以随意地坐下,用一两句幽默的话语化解学生心中对教师的提防,让他们觉得教师离自己很近,仿佛一位大朋友,这样活动起来就能畅所欲言了。在学生心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后,教师要观察每个小组的动态,适时把握学生间互相传递的信息,以便调控整个教学过程。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活动之中。

活动内容要广泛

语文活动课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与语文知识有关的,也可以涉及各种边缘性、交叉性的知识,即使是刚从网络上搜集来的最新信息,也可以纳入语文活动课的范畴。总之,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例如:我发现近来市场上虾很多,有小白虾、对虾、竹节虾、龙虾等,我就各选了两三只分别养在杯子里,带到教室里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课——《争做虾专家》。首先引导学生启动各种感官,对几种不同的虾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找出它们的外形、颜色各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把手伸进杯子去触摸虾背的粗糙程度,感觉虾的反应程度有什么不同,甚至鼓励勇敢点的学生故意让虾钳住自己的手指(虾的钳子小,不会伤到手)感受一下谁的钳子大等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就会更生动、具体,思路也豁然开朗。而且,这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欲望,他们会争先恐后地运用课外接触到的词语来描述各种虾的形、色、力等,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又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形式要多样

由于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应采取多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器官全方位开放:开放脑让其自由思考、开放口让其自由发表、开放手让其自由操作,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保持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可采用以下活动方式:一是竞赛。歇后语对抗赛、成语接龙赛、编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猜谜语比赛、演讲比赛、读诗绘画比赛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二是尝试。如指导学生尝试编儿歌、猜谜语、编手抄报、编课本剧等,使学生在尝试过程中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三是表演。学生天性好动,喜爱表演,让学生用生动的情节演绎成语、课本剧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感受、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四是游戏。可把活动课的内容融入游戏之中,或者在活动课中穿插各种各样的游戏,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置身于活动中,在玩中学。

活动时间要充分

由于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每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完成一个活动过程,都要经过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只有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抓住要领,才能出色完成活动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每次活动课,要向学生开放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片自己的思维空间,静静思考,体验每一个活动细节,推敲每一个活动步骤。这样,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从而获取知识。

(作者单位:固始县幸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