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连队许许多多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是很有趣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得差不多了。而碎包子皮这件当时似乎不起眼的小事,却印象越来越深,总是忘不了。
在我们82无座力炮连,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任连长上任的当天晚餐,主食都是吃包子。赵连长上任的那天晚餐,炊事班蒸了五大蒸笼包子。蒸笼一抬进饭堂,很快被各班值日员把包子“抢购”一空,蒸笼里仅剩下几只面多馅少的厚皮包子和一些碎包子皮。
赵连长走进饭堂,一眼便看见躺在蒸笼里的那些厚皮包子和碎包子皮,便把炊事班长叫到身边,问蒸笼里的这些“残渣余孽”以往是怎么处理的。炊事班长如实回答:“都是拿去喂猪。”
赵连长听后显得有些激动,走到蒸笼边,对着只顾低头吃包子的战士们亮开嗓门说:“粮食来之不易和节约的重要性,同志们都懂,在这里我不多啰嗦。我只是告诉大家剩下的这些包子皮,明天早上和稀饭一起煮着吃!还有一点提醒大家,凡是今后吃包子,小值日拿包子时,破了的皮要自觉拣进碗里。如仍是这样,做法不变!”赵连长说完,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拿着通信员给他拣的一碗薄皮包子大口吃了起来。
赵连长这番话,没产生什么效应。以后每次吃包子,蒸笼里的碎包子皮仍是那么多。但赵连长说话是算数的,每次吃过包子的第二天早上的稀饭里,准有包子皮。至于是否有人吃进肚里,他却没过问过。只有收拾饭桶的同志清楚,桶底上沉积着的这些包子皮,扔进了猪槽。
在这年年底,赵连长调入机关当参谋,来了一位梁连长。梁连长上任的那天晚餐照例是吃包子。他一进饭堂也一眼看见蒸笼里的碎包子皮,就从桌上拿着自己的盘子和筷子把那些碎包子皮夹进盘子吃了起来。
通信员见此情景,快步走到梁连长身边低声说:“连长,您的包子装在碗里了。”
梁连长说:“那这些不要了?倒掉岂不太可惜。”尽管他声音不大,但食堂里此时格外地静,人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不知是梁连长话的作用,还是行动的力量,第二次吃包子时,蒸笼里的碎包子皮明显减少了。仅剩下碗把包子皮和一只厚皮包子。梁连长照例拿筷子去夹,结果被一位老班长抢在了前面,接着又有两名战士抢在了他前面,很快把蒸茏里的碎包子皮“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后每次吃包子,蒸笼里就再也见不到碎包子皮了。
两位连长处理包子皮的这件小事,似乎当时印象并不深刻,但事隔一年,我提为干部后,第一次向部属安排工作时,两位连长在蒸茏旁各自对碎包子皮的“表演”,却倏然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逼我两者必择其一。于是,我笔记本的扉页上就有了这么两句话:“不做说而不吃碎包子皮的干部,要做能说会吃碎包子皮的干部。”以此来对照检查自己的行动。
光阴荏苒,转眼离开连队已30年了,我也由战士、文书、司务长,一步步走上了副师职领导岗位,但碎包子皮的事,在我笔记本扉页上的那两句话却铭刻在心,它一直监视着我的行动,使我无论带领部属干什么都身体力行。为此,我负责的工作都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多项工作还争得了先进,个人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先后8次荣立三等功,20多次受到上级通报表彰和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