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慧玲 实习生 黄然然
“请问北大在自主招生方面更看重学生哪些特质与潜能?我该为自主招生做哪些准备?”
“我是一名高三理科学生,同时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如果将来有幸就读清华大学,请问能否选修文学方面的专业?”
“浙江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什么?能为在校学生提供怎样的发展空间?就业前景如何?”……
4月10日下午,信阳高中大讲堂里座无虚席,2011年12所高校河南省招生联谊会在这里举行。部分学生、家长和来自全国12所知名高校的招生负责人欢聚一堂,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
同学们纷纷就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学生在校发展机会、社会实践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业空间等,向自己心仪大学的招生负责人请教。各高校招生人员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耐心细致解答的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现状,大力推介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专业优势等,热忱欢迎同学们报考,有的还当场承诺对优秀考生给予特别招生政策。与学生相比,家长们更关注各高校今年在河南省的招生计划、去年最低分数线、志愿填报、新生能否重新选择专业、对优秀学生培养的特殊政策、就业前景等问题,这些均得到了清晰的答复。联谊会现场气氛热烈,两个小时互动中,雷鸣般掌声不时响起。
12所高校河南省招生联谊会去年在郑州开始主办,今年是第二次,在我市尚为首次。“这么多全国知名高校在信高举办招生联谊会,可见信高学子的实力。作为学生家长,能在家门口向高校招生人员了解学校情况,心里更有底了。”该校高二文科六班学生孙心如的父亲孙宜海希望更多的高校来信阳“推销”自己。
“这样的招生联谊会很有针对性,我对中山大学法学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走出会场,高三文科班学生王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