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引发我市群众对辐射常识很大的关注。下面我们就日常生活中群众提问相对集中的辐射问题作简单介绍。

1.核辐射通过什么途径伤害我们?

答: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照射伤害人体。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称为外照射。放射性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这两种途径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危害程度取决于受到的辐射剂量。

2.公众的辐射剂量限制是多少?

答:毫希伏是测量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1毫希伏等于1000微西弗。根据放射防护的要求,确保不发生确定性效应,并将随机效应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目前国际统一的公众辐射剂量限制为:(1)全身剂量为1毫希伏/年;(2)眼晶体剂量为15毫希伏/年;(3)皮肤剂量为50毫希伏/年。

3.核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多大危害?

答: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住的、天空、山川,乃至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核辐射只是其中的一种。

公众辐射剂量为250毫希伏-1000毫希伏时,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可能出现结膜炎,但身体机能不会变化;1000毫希伏-2000毫希伏时,身体可能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等,血液中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减少后恢复缓慢;2000毫希伏-4000毫希伏时,会在一天之内引起人恶心、腹泻、呕吐,几周之内脱发、食欲不振、虚弱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可能死亡;4000毫希伏-6000毫希伏时,会引起人严重不适,2周-6周之内死亡率大概为50%;6000毫希伏以上,若无适当保护,死亡率为100%。

4.怎么能知道自己所在地是否有核辐射?

答:放射性物质无色无味,我们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仪器测量。当从沾染区出来,怀疑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时,应去检测站进行体表、体内污染检测。从3月12日开始,中国环境保护部已经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实时在环保部网站上更新。我市信阳师范学院自动监控基站就可以24小时严密监测核辐射,到目前为止,各项数据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5.万一遇到核辐射我们怎么办?

答:(1)呼吸防护:带上防尘口罩的防护效果在75%以上,没有口罩也可用湿毛巾等代替,掩盖口鼻处,防止污染物进入体内。

(2)体表防护:避免淋雨淋雪,穿长衣,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翻起上衣衣领口,然后在外面围上围巾。出门时扎紧袖口和裤脚等地方,减少体表污染。

(3)食物防护:来自污染区域的食物最好不要再吃。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可能有助于防辐射。暴露在外面的新鲜蔬菜洗一洗再吃。

(4)除去沾染物:如果留在室内,最好关闭空调、换气扇和其他进风口。彻底洗澡,尤其是要清洗口鼻腔和毛发。若没有淋浴,可以用水清洗身体的裸露部位,比如脸、脖子等,特别是有油污的地方,用肥皂擦洗可清洁95%以上。脱下被沾染的衣服时要特别小心,最好不要重复穿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