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天泉)近年来,固始县纪委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实事求是,妥善处理;分清是非,监督保护”的原则,创新信访监督工作方式,教育警示作用得到较好发挥。该县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信访监督工作成效明显。
监督对象多元化,拓宽信访监督渠道。该县纪委注重加强信访信息网络建设,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分级设立信访信息联络员,实行信访线索排查制度,收集相关信息,定期汇总上报,以便及时发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中的“苗头性问题”、腐败现象中的“倾向性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性问题”,今年以来,各级信息联络员已上报信息1000多条。该县不断畅通群众信访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县纪委监察局的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信访接待室,广泛宣传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88”等,支持、保护、方便群众来信、来访、来电。
监督行为规范化,完善信访监督形式。固始县纪委按照《信访监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审慎采取各种信访监督形式,按程序开展信访监督工作,既不盲目使用造成案件线索流失,也不过于谨慎造成不良后果。实行信访监督谈话,采取个别提醒谈话、集体警示谈话和信访诫勉谈话等方式,对有违纪苗头的党员干部,指出问题,提出要求,今年以来,县乡两级纪委共谈话93人次,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发放信访监督文书,对信访举报无具体线索的信件,向被举报人发放信访通知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说明。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将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采取的监督方式、监督的过程和查处的结果及述廉考廉等情况,全部纳入廉政档案进行管理,并注重廉政档案在党员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时的运用。近年来,该县共有16人因信访监督问题被取消提拔或者评先资格。
监督内容层次化,延伸信访监督行为。为使监督内容更加具体,固始县纪委对监督内容实行层次化管理,延伸信访监督行为。对群众反映无实质性内容的一般问题,将来信内容摘录,告知被反映人,使被反映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单一、情节轻微的违纪问题,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发信访通知书给被反映人,责成被反映人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如实说清被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但又比较笼统或经初查发现被反映人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对其进行提醒谈话或诫勉谈话;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班子或其成员存在一般性违纪违规问题,责成该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作专项说明,就涉及的或经查实的一般性违纪违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拟定整改措施,进行自查自纠,民主生活会记录和整改报告报送县纪委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