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树山 陈 刚)去年以来,息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诉职能,积极探索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深化青少年维权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强化责任,形成未成年人维权合力。该院党组高度重视青少年维权工作,成立了青少年维权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青少年维权办公室”。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制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检察建议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确保了维权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措施、出实效。
细化措施,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贯穿于案件办理的每一个环节。该院在审查起诉环节工作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一是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确保“三个查清”,突出“三个重视”。二是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做到“三个不准”,进行“三讲”,对被羁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采取讲危害、讲法律、讲前途的“三讲方式”,以案释法。三是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坚持“三个见面”,进行“三项教育”。该院公诉科在办理未成人犯罪案件时,坚持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在学校老师、所在居委会负责人见面,以初步了解其平时学习表现、思想价值观念及学校在管理教育方面的情况,听取群众反映,了解其平时交友情况,摸清外部环境对其走入歧途的负面影响。在审查中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表现出的情况,办案人员结合国家法律和政策,对其进行警示教育,促其悔过。在审判后对判处缓刑或刑罚执行完毕的少年犯,实行跟踪回访、帮扶教育,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深化教育,创新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预防机制。该院一是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根据未成人不同年龄阶段的认识程度和行为能力,在学校以不同方式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治观念。二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选择典型案例,到学校进行演讲,选择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模拟庭审提高了学生的守法意识。三是长期教育与短期教育相结合。定期与学校联合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讨论会,共同寻求预防措施。四是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切实加强与公安、文化等部门的配合,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活动,从重从快打击贩黄、制黄分子,净化文化市场,改善校园周边环境,从根源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