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柳

日前,浉河港镇的大山里,响起阵阵鞭炮声,腾空而起的烟花绚丽灿烂,把仰头观看的男女老少映照得愈发喜气洋洋。这不是哪家农户在娶亲,而是浉河港镇大田村望君潭山庄开业了,这也标志着该村缘茗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在欢呼声中,大田村村支部书记刘丰和缘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李正高无疑是心里最甘甜知味的两个人。从去年11月份庄园开始动工,这前前后后的努力总算在这一天成为现实。

“如何在偏远村搞新农村建设?”这不是简单的问题,它久久困扰在刘丰这个身高一米八黝黑汉子的心头。大田村位于浉河港镇西南深山区,全村712人,8个村民组,24名党员,村干部3人。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刘丰和村民们尝到过很多次失败的滋味。“来的时候高兴,走的时候扫兴。”刘丰用这句话总结了被他们邀请来投资人的心态。“咱不能怨人家,咱这大田村在四望山里,谁不想投资地理位置好的地方啊?”

不过,放弃不是刘丰的性格。他不停地跑资金争项目。“要从实际做起,从本村做起,本村走出去的人一定对村子有感情,我相信他们会投资。”终于让他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李正高,这个1982年从大田村咀上村民组走出去的农村人。走出大山后,他在餐馆做过工,卖过服装,后来靠做木材生意掘到“第一桶金”。

谈了想法,诚意沟通,多次考察后,他们觉得近几年,来乡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全村已开采茶园面积约4000亩,他们想结合本地产茶的天然优势,让游人吃住玩后可以就地购茶,“以茶促旅游,以旅游带产业”,于是,他们决定建山庄和红茶加工厂。说干就干,这座总投资400万元的山庄包括600平方米的红茶加工厂在短短几个月建成。开业这天,全村712位村民都来吃了流水席。“这可是我们大田村的大喜事啊。”“张灯结彩、鞭炮震天,我们过年也没今天这么高兴啊!”村民们望着自己的山庄与加工厂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李正高说:“我能为乡亲们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一开始,我找周围做生意的朋友借钱,他们不理解,说‘你从农村好不容易走出来了,怎么又回去了?’我说,‘新农村建设对我们农村人是莫大的好事,是改变村里落后面貌的好时机,不趁这个好时机为乡亲,为后代做事,我在外面赚再多钱又有什么意思。’”李正高的朋友感动了,纷纷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李正高投资村里的建设。他刚回村时,为了方便村民采茶,就用挖掘机无偿在山上修了两条路。

大田村的喜事可不止这一桩,大田村新农村的两个建设规划点共19套楼房整齐有序地坐落在大山中,农户已经入住了15套。植物园一带4亩至5亩的行政中心正在规划之中。计划把村支部、文化大院、敬老院、超市、小学建成,完成改水改厕。

“我们谢谢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还需要更多的成功人士到我村投资援建,我们将无条件提供服务。”刘丰热忱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