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王健

“十一五”期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全院职工努力拼搏,创新发展,在“强管理、抓人才、上项目、促效益”上真抓实干,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软硬件升级,数字化医院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病房附楼1栋,床位由220张扩大到目前开放床位350张;门诊量、住院人次大幅度提高,三年内业务收入翻一番,扭亏为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特色优势、重点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学科研水平有所突破;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医保惠及千万患者。医院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信赖,先后荣获了“河南省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先进单位”、“信阳市行风先进单位”、“平安医院”等诸多荣誉。

“十二五”期间,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发扬附院精神、创豫南大地行业标杆,已成为附属医院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医院将在市卫生局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加强内涵建设,实现门诊及住院人次翻番,全面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在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完善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已规划立项筹建一座地下1层、地上12层,约1.5万平方米、床位总数达到800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新病房综合大楼,力争在2011年启动,2年内完成工期。“十二五”期间,还将对现有的门诊和病房楼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增加现有门诊空间,改善就诊环境,扩大教学、科研和药剂用房,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最为合理有效利用。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主体,大力实施“以名科支撑名院,以名院提升名科”战略。在皮肤科、检验科等省级重点学科基础上,将骨科、耳鼻喉科、眼科、妇产科、儿科打造成省市级重点专科。同时,对学科分布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技术完备、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大学科体系,如:心血管体系、老年病体系、急诊重症体系、医学影像体系、康复治疗体系等。加强名医工程,遴选一批科主任和年青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开展岗位练兵,加强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确保人才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强化医疗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完善临床路径管理、积极推行电子化病历进程,加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建设,建立高标准的ICU、CCU;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十二五”期间,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达到100%。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内涵,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健康管理、门诊诊疗、入院接诊、出院随访和康复指导等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优化就诊流程,简化就医环节,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价廉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医保、新农合工作,外争政策和市场,内强管理和服务。努力开拓医疗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和社区、农村医疗服务;加强与协作医院的合作,建立立足本市,辐射周边省市的协作与服务网络,努力提升医院的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强化制度规范,凝练医院文化

坚持依法治院、和谐建院。以《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和河南省“十大指标”宏观监管为依据,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标“二级甲等”医院。修订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注重职能科室建设,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办法,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完善院务公开,发挥工会和职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加强审计、监察和监督。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临床管理系统(CIS)、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ACS)、全成本核算系统,以及医保、新农合、远程医疗等各类外部网络系统,争创数字化建设示范医院。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练医院精神。保证安全平稳、有序运转的良好环境,巩固平安医院成果。在保证医院业务收入和效益增长的同时,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稳步提高,共同构建和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