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宗明 冯德平 钱洪波) 日前,通往新县巴棚公墓的公路上人流不断。城关镇的李奕明肩扛2株塔柏、4株桂花赶去扫墓。像李奕明一样,今年越来越多的人祭祖时告别了香烛、鞭炮,而是时兴为祖坟送花种绿。
离“清明节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前两天刚下了雨,种树易活,清明节那天再带着家人为已故亲人送上几束鲜花,同样能表达缅怀之情。”李奕明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新县结合全国文明县城“两连冠”争创活动,积极倡导广大群众通过诵读经典、栽树献花、集体祭奠革命先烈等形式,“祭之以礼”,表达对已故亲人、先烈的缅怀之情。
清明节前夕,该县还出台规范性文件,将党员干部的扫墓行为纳入干部作风建设管理范畴,严厉禁止党员干部在扫墓祭祖过程中大操大办、大燃大放及其他铺张浪费行为,狠刹攀比、奢侈等不良风气;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营造浓厚氛围,引导、鼓励广大干群绿色扫墓、文明祭祖。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深入开展了“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唱经典红歌”、“百校万生大扫墓”等活动,组织全县7万余名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参观扫墓,并举行中小学生入党、入团仪式和成人仪式,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继承先烈遗志、立志报效祖国。同时,该县县委、县政府还拟定于4月5日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在烈士陵园举行公祭,倡树文明祭祀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