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已进驻信阳工业城电子产业园的台资企业华殷磁电有限公司车间。本报记者 赵雪峰 摄 |
□本报记者 赵雪峰 向 炜
沐浴着三月的春光,记者走进信阳工业城,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片热土上浓厚的发展激情和氛围。
一进工业园区,但见一座座山丘被轰鸣的机械推平,一条条笔直的道路不断向前延伸,一座座标准化厂房和漂亮、整齐的居民安置楼正拔地而起……
“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啊。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信阳工业城产业集聚区建设由全省‘十快’迈向全省‘十强’,我们等不得、靠不得、慢不得,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行啊!”信阳工业城纪委书记杜志刚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话语里透露出了工业城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是啊,正是有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才有了信阳工业城全体干部群众在春节假期齐上阵,在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共同奋战在电子产业园的工地上;
正是有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才有了久懋制衣公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顺利进入工业园并投产,刷新了信阳工业城进驻项目最快投产时间;
正是有了加快发展的使命感,信阳工业城的22名工作人员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加班加点,完成了羚锐健康科技园开工建设前的680亩作业面的附着物调查工作。
从项目洽谈到项目落地只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让台资企业华殷磁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春华感慨不已:“没想到信阳工业城的服务真有点当年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感觉,服务这么高效周到,我对企业在此发展充满信心。”
充满发展激情的工业城,让外商纷纷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这片热土,今年前来洽谈项目的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家和台资企业家络绎不绝。截至3月中旬,信阳工业城洽谈项目60多个,其中意向性项目38个;签订入园项目5个,总投资约31亿元,已到位资金近1亿元。
信阳工业城经贸发展局局长柏启志调研分析后认为,从接洽项目情况来看,今年信阳工业城招商引资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大。接洽亿元以上项目20余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分别是投资1亿元的制衣项目、投资约20亿元的健康产业园项目和投资约10亿元的商业服务项目。二是主导产业突出。共接洽电子、机械制造项目41个,占接洽项目总数的68%。三是产业项目转移内地的意愿强烈。随着沿海地区“用地稀缺”和“用工荒”加剧,产业项目转移内地继续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倾向更加强烈,接洽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多,如久懋制衣公司等项目顺利进驻信阳工业城,还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洽谈中。四是对投资环境认可度高。信阳工业城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水、电、气、人力、基础设施等齐备的生产要素得到客商高度认可。(下转第二版)信阳工业城:迈上发展快车道
(上接第一版)同时,信阳工业城“以快为主、独立操作、统一协调、封闭管理”的运作模式和投资项目首问负责制、一周办结制、全程代办制和25天据宁静工作日等相关亲商、安商政策服务,是实现大量客商投资工业城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信阳工业城及早谋划,及早布局,科学地确立了工业城发展定位:积极依托工业城的区位、交通优势,围绕“一区两片”多组团的产业布局特点,以主导产业的发展为核心,打造功能齐全的特色工业园区;以高铁站开发和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工业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信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努力把工业城打造成为豫南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电子电器加工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以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完善“三大功能”,建设综合城市新区,使工业城成为信阳市未来城市空间的拓展地、城市人口的承载地、城市新形象的展示地。现代科技产业的聚集区。通过汇集特色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把工业城建设成为现代科技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按照“规划建设一体化、服务功能城市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农民生活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在试验区建设的大潮中,促进由传统农村向新型城市社区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工业城建设成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先行区。
忙着接待外商的市长助理,信阳工业城党委书记、主任王勇也抽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将记者引到工业城规划沙盘前,指着那清晰可见的发展区域蓝图,他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后五年,工业城将以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切入点,继续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配套,实现主导产业茁壮发展,‘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可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71%;GDP力争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00%,为信阳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打头阵、当尖兵,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强力打造核心增长极,继续领跑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并力争逐步向‘省十强产业集聚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