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民防空会议现场。本报记者 常 征 摄

□本报记者 常 征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春天里,这声音发自全市人民防空会议。3月18日召开的全市人民防空会议,台上台下,场内场外,与会的同志们无不说人防、道人防、议人防。记者跟随会议采访一天,聆听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1932年至1950年,国际大都市——上海,经历了3次、每次都长达一两个月的空袭,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血的教训,令上海人民对防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尤为深刻。目前,上海市214个街道、乡镇和3400多个居委会都已有人员疏散隐蔽方案,9个中心城区和7个远郊区落实了对口疏散组织领导机制和各项保障措施,已建立军地一体的战时和应急条件下市、区、街道三级民防组织指挥网络,并延伸到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和民防专业队伍。

放眼国际社会,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甚嚣尘上,有的动辄就以实施空袭为打击别人的主要手段。所以,人防建设须臾不可忽视。据了解,“十一五”时期,我市人防组织指挥能力明显提升,人民防空综合效益显著增强,人民防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警报音响覆盖率100%,城市防护工程面积大幅增加,新增人防工程面积是“十五”以前总和的2倍,人均防护实用面积是“十五”末的2倍多……

“来之不易!”省人防办副主任吕振海高度评价信阳市人防建设,“信阳市的做法,国家、济南军区都是认可的,省人防办对信阳市的经验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专门研究……”春天里,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发出了“当好首席记者”的号召。同样,记者在会议上也感受到“人防宣传”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座谈期间,固始县人防办主任焦汉军、商城县人防办主任黄道生、罗山县人防办主任张家彬疾呼:“宣传是人防建设之本!”“人防建设同样要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人防事业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与会的各县区人防办主任大都如是说。

较之常规会议不同的是,全市人防会议的业务会当天下午“移师”平桥区人防办。“一张白纸上绘蓝图,乱石滩上起高楼……”平桥区人防办主任洪志刚说,在市人防办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扶持下,在平桥区委、区政府、区人武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其前任苦心经营的基础上,平桥区人防办业绩辉煌,走在了全市前列,特别是区人防指挥中心大楼的拔地而起,在全市人防史上是第一家,在全省也不落后。的确,坐在偌大的平桥人防指挥中心会议室里,记者似乎也感悟到“移师”这里的缘由。

春天里,论及“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人防建设,市政府副市长李水掷地有声:“人防建设要紧跟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与应急管理相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适应!”省人防办吕振海副主任告诫:“人民防空建设要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积极融入政府应急管理!”信阳军分区参谋长张本昆更是态度坚决:“人防工作是军分区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军事机关要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军事机关的领导作用,坚持军地密切沟通,共同领导,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军地双方合力抓的工作机制!”

“规格高,时间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一年之计在于春。说一千、道一万,贵在抓落实,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我市人民防空建设。”总结起当天的全市人民防空会议的特点时,市人防办主任任立新如此简捷有力。

【相关链接】

人 民 防 空

防空,是指对来自航空空间或外层空间的敌方飞行器进行斗争的措施和行动。现代防空,主要是抗击敌方各型来袭飞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军用航天器等。人民防空,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方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人民防空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家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有些国家把战时保护居民安全与平时抢险救灾的行动称为“民防”。

随着空袭兵器,特别是高技术空袭兵器的发展,空袭的破坏效能迅速提高,空袭已成为高技术强敌制胜的主要手段,从而使防空不仅越来越困难,而且越来越重要,防空作战的成败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对战争潜力的依赖性更强,只有确保潜力,才能最终打赢。因此,人民防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国家经济潜力;能有效保存人力资源、稳定民心士气;在城市建设中有多重作用。城市是人防建设的载体,加强人防建设,是建设安全型城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