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新俊 通讯员 余雷鸣)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周年,也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年”。

2006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确定2011年为“国际森林年”,旨在唤起人们的意识,促进在森林管理、保护和开发方面开展全球性的活动,推进绿化造林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森林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积极响应2011年国际森林年活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森林和生态宣传教育活动。

我市积极参与国际森林年的相关活动,推进绿化造林和森林可持续发展。3月10日,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及驻信官兵、青年志愿者到羊山新区森林公园、北环路等植树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下广玉兰、香樟、大叶女贞等园林绿化树种5000多株。

据市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市林业局局长周克勤介绍,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我市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履行义务,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市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2亿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2亿株。通过义务植树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市林地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50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820.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当时的24.67%提高到目前的34.44%。山区、丘岗、平原以及村镇得到有效绿化,水土流失明显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四个平原县达到了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六个县区成为“河南省林业生态县”,信阳市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市”和“河南省绿化模范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加快了荒山绿化步伐,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信阳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30周年纪念活动外,今年我市还将围绕国际森林年的主题,组织一系列的森林和生态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造林39.33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10.11万亩。二是积极开展“林业生态县”创建活动。目前尚未达标的县区争取在两年内都建成“林业生态县”,信阳两年内力争成为林业生态市。三是启动“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争取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实现创建目标,为信阳再添一张绿色生态名片。四是结合林业特点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公众增强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