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 颖) 3月20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627多名考生汇聚信阳农专,参加我市招录300名人才的笔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乔新江,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群茂等对笔试工作进行了现场巡视。

我市面向全国公开招录300名博士、硕士、重点院校学士人才的公告发出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网上公布的招录公告点击率迅速达到6万多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3部咨询电话铃声不断,日均接受咨询500多人次。经过网上报名、资格初审、资格确认,共有1627人参加了考试,其中硕士研究生1296名,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331名。(另外有近200名博士生不进行笔试。)

此次招录人才之举正值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风起潮涌、八项改革纵深推进、六场硬仗强力攻坚之时,是市委、市政府为引进人才,加快提升试验区建设水平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市连续三年面向全国公开招录高层次人才。

为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信阳农专等单位对笔试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急事件处置、考场设置、人员配备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据介绍,为防范作弊现象发生,市考务办与无线电管理部门沟通,采用高科技手段在各考点布设无线电监测车等,对考点周围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重点监测,随时发现和处置可疑的信号;在每个考场内安置手机信号屏蔽干扰器等设备,采用“监考大师”等无线电信号探测设备对各个考场进行监测。

来自郑州大学的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彭静考后对记者说,她是奔着信阳市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发展势头而来,信阳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美誉,愿与美丽的信阳共成长、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