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精明的商家总是在努力地制造着卖点,以便撬开消费者紧捂着的口袋,让他们为商家大把大把地送钱。这不,商家最近又瞅准人们对核辐射普遍担心的机会,以“日本核电站放射性物资泄漏,污染海水,将造成食盐短缺;服用加碘的盐可防止核辐射”为幌子,成功地策动了消费者的食盐抢购风,硬是将一袋售价在1.5元的加碘小包装食用盐推高至10元。看着商场、超市里成群结队抢购食盐的男女老少,商家掩不住心头的阵阵狂喜:哈、哈、哈,“卖拐”成功!商家之所以能够“忽悠”得手,主要归功于他们对三个“重点”的成功把握:

一、重点商品。商家往往选择那些普通居民居家过日子离不了的日常生活商品下手。这些商品涉及人员广,市场销量大,一旦将价格推高,回报的利润就相当可观;他们通过散发商品短缺、市场供应紧张的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抢购,从而让这些商品的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窜,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抢购。仅去年到现在,先后就有“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和食用盐等闹剧轮番登场,光怪陆离,变幻无常,让不少消费者目眩神迷、难辨东西。当消费者终于回过神来的时候,商家正兴高采烈地忙着数钱呢。

二、重点时段。商家紧盯的是各种节日,外加重点时段。他们往往在节前大力造势,广泛吸引外界目光,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在节日当天狂购高价商品,真正把节日变成商家日进斗金的狂欢节。以每年的2月14日为例,那天的玫瑰花的售价要比平日高出几倍、十几倍,疯狂得不可理喻:第一,它还是原来的玫瑰花,凭什么价格疯长?第二,男女之间若有真情,哪一天送的玫瑰花不都是无价的吗?第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何必在乎玫瑰花?!可见,男士们那天温情脉脉的豪举,其实正中了商家揽金的妙计。此次商家又在核泄漏的敏感时段进行炒作,让消费者为“抗辐射”埋单。

(下转第二版)

你抢盐 他数钱

(上接第一版)

三、重点人群。商家青睐的往往是那些敏感且胆小怕事、信息来源渠道窄又喜欢跟风的人群。这些人遇事往往不善于冷静思考,喜欢听风就是雨,一遇风吹草动就立即作出反应,并迅速波及周边人群……以致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轻易成就了商家发财的大业。以此次食盐抢购风为例,消费者只需稍加分析就会让商家的计谋流产:其一,商家谎称“海水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影响食盐供应。”此说极不靠谱——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71%为海洋。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污染物与四大洋相比,完全可用“沧海一粟”来表述,影响十分有限;还有,食用盐的来源很广,主力军为井盐,还有湖盐、矿盐和海盐作补充。而产量最大的海盐大多都作工业用盐了。纵使海水受到了污染,也不影响食盐的供应。其二,商家所称的“服用碘盐可以防止核辐射”一说的科学性也几近于无。试想:服碘盐就可防止核辐射,人们哪里还用得着为“核”恐慌?!如此看来,跟风抢盐,把1.5元一袋的食盐买涨到10元,就是在卖力的为商家送钱。

总之,只要你还没有学会遇事冷静思考、正确判断,而是跟风盲动,那么,你就需要当心了——你可能已进入商家下一次“圈钱行动”的“目标人群”了。在那些无良商家看来,有人这么容易上当,不骗你几把,真乃个委屈了自己那满肚子的馊主意。警惕啊,善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