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版)
一是要树立监所维稳的首位意识。监狱劳教工作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从表面上看没有直接联系,但从深层次看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从形式上看是小局,但却会影响大局。监狱劳教长期保持安全稳定状态,人们不一定直接感受到,而一旦监狱劳教所发生罪犯劳教人员脱逃、暴狱、行凶伤害以及脱逃后再次作案,就会引起极大的社会恐慌,就会给公众和社会、给中原经济区建设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监狱作为国家专政工具,是惩治犯罪的国之利器,在确保中原经济区社会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一方面监狱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治,有效地打击了犯罪。同时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使其转化为合格的守法公民,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有效地震慑了犯罪,对社会稳定起到积极地预防作用。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监狱劳教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坚持树立安全稳定“首位意识”,认真履行好监管安全“第一责任”,坚持落实教育改造“首要标准”,坚决维护监所安全稳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要发挥人民调解维稳的独特作用。人民调解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操作的简易性、贴近基层的群众性、成本的低廉性和化解矛盾的彻底性,不仅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和成本,也有效解决了“争止人不和”的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一枝花”。《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人民调解工作在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作用,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把纷繁复杂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错综棘手的问题解决于无形之中,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促进中原经济区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要创新特殊人群的社会管理。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这类特殊人群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对这类人员我们是“推一推”还是“拉一把”?他们有可能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继续危害社会,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拉一把”,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他们就能成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者。司法行政机关创新抓好特殊人群社会管理,对确保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意义非凡。要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力做好“无缝对接”,为社会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搭建一个平台、温暖一颗心灵、拯救一个灵魂、回归一个力量,使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四是要不断提升全市公民的法律素质。法治与秩序并存。稳定需要的是秩序,需要的是法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良好的秩序”。群众法律素质的提高对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信访不信法”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治社会的尴尬。这个尴尬的背后急需的是群众法律信仰的建立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如何运用法律疏导群众情绪,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司法行政机关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增强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意识。认真开展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引导、帮助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利益诉求,防范和化解不安定因素,不断强化维稳的法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三、促进发展,全力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司法行政机关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职能优势,要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发挥好自身优势,认真把握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全力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是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促进发展。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好政府、企业、群众的法律参谋,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为政府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咨询和法律服务。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增长,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立项、招标、合同订立、资金使用、项目验收等工作提供全程法律服务,为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供有力保障。紧紧围绕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这一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做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依法办理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评估、融资引资、兼并重组等法律事务,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规避市场风险、改善经营环境和开展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开放这一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提供法律服务。其次要努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农村改革发展。为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法律帮助。认真做好农村土地征用、资源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推动律师、公证服务进乡村,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努力为农村各类经济农业合作组织服务。再次是努力维护中原经济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要认真办理好金融、证券、商贸、房地产等领域的法律事务,依法履行代理、辩护等职责,积极参与打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二是以凝聚民心的民生工作促进发展。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相辅相成。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更好的服务发展。司法行政机关一是要关注困难群体,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盛水的多少,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困难群体的幸福感水平,是社会整体幸福感水平的短板。短板决定水平,做好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使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对促进中原经济区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整体幸福感水平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降低法律援助受援标准,扩大法律援助受援范围,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全面推进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架起党和政府与困难群众的“连心桥”,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二是要加强农民工维权“金手杖”工程建设。信阳是农民工输出大市,这支劳务大军每年带回大量可观收入,有力支援了信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党委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推进“回归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做大做强农民工维权“金手杖”工程这一知名品牌,加强信阳籍农民工集聚地法援站点建设,简化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程序,扩大农民工援助范围,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扎实的工作服务民生,凝聚民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能动性,以民生工作助推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以作风优良的可靠队伍促进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最革命性的因素,只有充分挖掘、发展、展示人的智慧,才能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干警队伍建设,认真总结近年来培训练兵的成功经验,加大业务培训和实战训练力度,不断提升干警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秉持一心为公、执法为民的情怀;要进一步开展“让人民满意”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热情、细致、及时、周到的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着力增强反腐倡廉实效,确保权力廉洁规范运行。将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者、推动者和护航人,以作风优良的可靠队伍促进中原经济区的改革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风起扬帆正当时,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一定会以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