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士全

作为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学好语文,成为创新人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往往事与愿违,有些学生的积极性就是调动不起来,因此,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提高。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该怎样调动呢?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固然重要,但这些道理不可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特点,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从不想学到愿意学,并且下决心学好,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了解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爱好,这样就能够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前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之间相处不太好,学习态度不端正,各科成绩都比较差,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瞧不起,他们自己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对于这些同学,要了解他们的爱好和长处,共同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他们起点要低、速度要慢,不能求全责备,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每次作文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把作文素材出在他们的身边,让他们归纳、取舍,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发现优点就给予表扬,改变他们在同学中的地位,消除在学习上的自卑感,从而调动这些同学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就要随时发现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一些同学,语文成绩不太好,但课堂上发言十分踊跃或喜爱书法,我们就利用其特点,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一些不需要转弯抹角的问题,答对了就给予鼓励,使他们产生一种我能答对问题,老师心目中有“我”的心理。对于喜爱书法的同学,让他们出板报、做书法楷模、进行书法比赛,只有发挥他们的长处,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三、要爱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千万不能挫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对于平时愿意动手写和认真发言的同学,不能因为他们说错了一句话或写错一段文章而随意批评,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既要考虑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还要考虑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不会修辞,不会写景,教师就要考虑在教学中有没有将修辞知识讲好,学生有没有练习好。为什么写景,写景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教给了学生,有些学生准备了积累词汇、肖像描写和四季景物描写的小册子……应该把他们作为好的典型推荐给同学们。

四、要使学生的积极性持久地保持下去。有些同学语文基础知识学得比较扎实,文章也写得比较好,一手好字让人赞许。可偏偏出现语文学习的“冷热病”,教师辛辛苦苦设计的练习题他们不做,一个很好的作文题置之脑后,碰到这种情况,不能性急,要慢慢地跟踪调查,进行个别谈心。找出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低落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重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我们班有个男同学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语文成绩相当好,写出的文章水平又较高。到了初中三年级,开始任务式完成作业,作文本成了草稿纸,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有这种学习态度呢?通过了解,我发现他在写作上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阅读上特别喜爱散文,于是我因势利导让他多读一些散文,写散文,从而使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保持了下来。

总之,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就要随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指导。

(作者单位:固始县蒋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