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华 唯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对于去年成功举办了办学百年庆典的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信阳农专)来说,2011年,她站在了开启又一个百年辉煌的新起点。近日,信阳农专副校长扶庆在代表学校接受记者专访时,畅谈并展望了学校新的发展愿景。
扶庆说,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随后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加快我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而去年信阳农专百年校庆的成功举办,总结辉煌的办学历史,谋划新的发展蓝图,鼓舞全校师生继续奋斗,推动学校站在第二个百年辉煌的新起点。此外,去年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也得到加强,刘志华同志担任学校党委书记。种种有利因素汇集,今天的信阳农专面临着难得的、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目前,信阳农专新的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扶庆说,结合学校实际和自己的认识,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一大跨越”和“两个提升”。
他解释说,“一大跨越”,指的是办学规模的跨越,更具体地讲是学校建设规模的跨越。校庆后,学校党委研究并通过了下一步学校建设规划:今明两年,南湾、浉河两校区将先后实现搬迁,在羊山新校区实现三校合一。包括图书馆、二号办公楼、五幢学生公寓等项目在内的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随后,在羊山新校区一期工程占地1100亩的基础上,还将启动预留的另外1000亩征地拆迁工作。
“两个提升”,第一个是着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内涵发展上下工夫。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专业建设。目前,信阳农专拥有覆盖“三农”产前、产中、产后,农、工、理、经营等结构完整的专业达50多个,其中国家级专业1个,省级专业5个。下一步,学校将围绕“三农”和试验区建设,再上一批新的特色专业。二是课程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省级精品课程10多门,课程建设走在全省同等同类学校的前列,今后,将进一步发展优势,努力再上新台阶。三是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2个、省级3个),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中心4个。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学校已拥有博士6名、硕士数十名。另一个是教学团队和学术梯队建设。其中,学校的茶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并已向国家级申报。五是校风建设。去年下半年以来,学校大力抓校风、学风建设,已初见成效。此外,学校还将努力提高教职工的待遇,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第二个是办学层次的提升,即实现“专升本”的突破。扶庆副校长已在信阳农专工作、生活30余年,把最美好的人生时光都留给了学校。他动情地说,农专“专升本”既是几代农专人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信阳农专现有48个专科专业和3个联办本科专业,在校生1万余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教职工700余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8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230余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管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20余人。有国家级精品专业建设点、省名牌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示范专业7个……今天的信阳农专,升为本科院校,硬件条件、软件条件,都已具备,我们有水平有能力办好一所本科学校。
扶庆最后表示,有省委、省政府和省教委的关心支持,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奋斗,百年光阴滋养、百年人文积淀的信阳农专必将迈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