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自全省各地城市园林绿化部门的负责同志参观我市园林景观。 国际昌 摄 |
□本报记者 常 征
“城市园林绿化是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环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3月16日,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在信阳召开。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委托,市政府副市长李水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来自全省各地的“园林人”表达了上述观点。
的确,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的信阳,素有“豫南明珠”、“三省通衢”之美誉。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结果。应该说,这些年,我市打造“四城”成果辉煌——
文化古城。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信阳古迹、文物众多。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由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战国编钟所演奏的。楚国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闽王王审知、大史学家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
革命红城。作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信阳被中央确定为全国12个红色旅游区之一,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落脚地、许世友等一代名将的诞生地,培育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
生态茶城。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信阳冷暖适中,气候湿润,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水土保持良好,空气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是全省最好的两个市之一,人居环境良好。这里有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绿茶,还有“信阳红”红茶,茶香四溢,蜚声海外。
交通重城。“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自古以来,信阳就是江淮河汉的战略要地,成为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其中,京广、京九铁路、106、107国道以及京珠、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312国道和沪陕高速公路横穿东西。
不仅如此,“十一五”期间,信阳市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坚持“高起点、大投入、建精品”的原则,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水平,城市环境得到明显优化和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09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10年中国休闲城市30强、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等称号。3月15日、3月16日,出席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的同志无不对此发出啧啧赞叹。放眼百花园,置身三色堇、山茶花、海棠花、梅花……这花的海洋,郑州市园林局副局长薛长卿、洛阳市园林局副局长张新文不无感慨:“信阳不愧为一座古城、红城、茶城、重城!”
百花园里百花开。毫无疑问,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在信阳召开,既是对信阳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关心和厚爱,也是鼓励与鞭策。记者相信,这次会议为信阳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和交流的平台,围绕建设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的目标,我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必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