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光
在互联网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扩大,造成的影响更广泛,后果更严重。类似“金庸先生去世”这样的假新闻也许会在短时间内让人们相信,但只要当事人出面澄清,谣言就能很快被破除。而包含部分真实信息的虚假新闻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造成的后果则可能更严重,影响更广、更长久。
2009年,血管外科医生保罗·赞博尼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方法。由于它缺乏实践,医学界认为这种疗法应当接受更严格的验证。但是,在赞博尼的研究结果被《血管外科杂志》刊登之前,就有消息灵通人士将其发布在一个网络社区上。于是,接下来的一年,在众多听说这一消息的患者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市以及意大利和波兰等国的医院开始提供这种疗法。
也许这种疗法最终会被证明是有效且没有副作用的,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另一些事情的结局就没有那么美好了。例如,汶川地震后,一则消息称地震前有大批青蛙“上街游行”,该消息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使人们认为青蛙“上街游行”和地震之间有着连带关系。但事实是,2002年以来,全国不同地方几乎每年都有青蛙“上街游行”的新闻,而这些地方并没有随后发生地震。
另一则消息是,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前,美国的几位众议院议员曾公开表示对气候变化的预测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论调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使全球减少碳排放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以上列举的几则消息都包含部分真实信息,但整体上看却是片面的,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而缺乏专业知识的大众却很容易被这类消息所误导。互联网的快速传播能力让这类消息迅速传遍全球,误导了更多人,并造成不良甚至严重后果。
过去,一则假消息也许会在某一地区传播开来,但不会轻易地传遍全球。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社对消息反复查证,履行把关者的责任。如今,通过社交网站、微博和博客等途径,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获取的信息发送出去,无需鉴别真伪,各种消息很容易快速传遍全球。如果虚假、片面的消息恰好与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稳定或科学的发展相关,那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在鉴别信息真伪方面,维基百科的做法非常明智:它刊登的词条虽然由网友补充完善,但发布之前均通过了网站的严谨考证。因此网站刊登的信息可信度很高。
问题是,在社交网站和微博等传播力更强的载体上,信息的验证非常困难。我们无法要求每则涉及科学的微博都有科学家出面作证。因此,当看到博友发表看似很有价值的消息时,不要急着将其转发出去,询问一下专业人士才是明智之举。
(据《中国计算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