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通过引进大的龙头企业,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了一批本地人才,带动了园区企业乃至产业集聚区整体水平的提高。
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领导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健康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业集聚区快速科学发展
信阳工业城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实用的原则,从园区实际出发,创新体制机制,以科学发展统揽集聚区规划思路,构建产业配套、功能合理的园区布局;以市场运作主导集聚区建设方式,创新集聚区建设投入模式;以政府服务加快集聚区建设步伐,创新促进集聚区建设服务机制发展理念。
为确保“规划”的落实,信阳工业城成立了规划许可委员会,使项目入园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坚持“三规合一”,统筹组织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坚持产业配套、功能合理的园区布局,组织编制起草了航天标准件产业园、生态环保板材及设备制造园等10多个专业园区规划;坚持项目入园门槛,在项目入园和项目建设中实施许可制度,使项目按功能布局,园区按规划建设;在单个项目规划上,从平面布置到空间布局,从围墙到主体建筑,从绿化到建筑物色彩等都进行许可把关,从而把规划要求落到实处。
为使招商引资活动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保证大招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招商委员会。该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引资战略,在温州、深圳、东莞、厦门等地召开了投资环境推介会,举行了豫商、侨商、台商、南通客商等商界联谊会,组织招商小分队先后多次赴长三角、珠三角、武汉、郑州、徐州等地区学习、考察、洽谈,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建立联系、打通渠道;积极参与“5+2”论坛、信阳茶文化节、“2010河南台湾月”、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访豫活动、第十四届厦洽会等招商活动;调整优化招商政策,不断探索改进招商方式,成功实施中介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社会招商方式,出台了中介招商奖励办法,形成了全方位招商的良好局面;优化招商工作体制,加强招商引资队伍,进一步整合资源,从人员、资金、装备上统一调配,强化招商引资绩效考核机制,细化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完善招商引资目标体系,以市场换取投资,以载体吸引投资,以合作促进投资;坚持主要领导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分管领导和招商委领导2/3以上的时间精力保证用到招商上,继续落实一个方向、一个地方、一个年度和一个产业的“四个一”招商行动;设计制作了新版《投资指南》及多媒体规划示意沙盘,重修了招商演示厅,制作更新了招商引资形象宣传片,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聘请招商大使和投资顾问40多人,引导在外信阳籍成功人士关注家乡发展,投资家乡建设;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招商委和所属各部门,明确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责任。通过大活动招商、大规模招商、大产业招商和大环境招商等活动,该区先后签约泛蓝电子、东信蓝光、天扬液晶等20多个项目,并成功引进了中航集团高端紧固件、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豫龙机械、华仪电器、华隆矿产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主导产业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
为促使项目建设进度更快、质量更高,成立了项目建设委员会。完善项目入园联席会制度,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定期召开入园联席会议,实施领导联系项目责任制,强化一线办公机制,信阳工业城管委会领导及下属各局办负责人全部联系项目,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良好互动局面。全体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显现。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成立了集聚区农民安置委员会,使农民失房有住处、失地有所养、失业有事做。该区落实政策,和谐拆迁,严格落实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坚持公开透明,和谐解决征地拆迁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加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对集聚区群众进行集中安置,建成了占地320亩、居民楼50栋的和谐社区,规划占地300亩、一期建设12栋居民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的珍珠社区已开工建设。改革创新,先试先行,着力打造和推广“332233”模式,三转——农村转化为城市、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村工作转化为社区化服务管理,三保——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两奖两补——对考入重点院校的学生实施奖励、成功创业人员实施奖励,实施大病补助、特殊贫困人员补贴,三看——看到了新农村新农民、看到了新农村的新希望、看到了村民的新生活,三满意——让辖区群众满意、让各级党委政府满意、让社会各界满意;着力打造刘洼、袁寨和马岗等一批村级产业园,建成的刘洼村级产业园已入驻企业7家,既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又提高了村级经济收入。目前,被市委书记王铁赞誉为“刘洼模式”、以刘洼村为主体建成的和谐社区,已成为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先进发展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体制机制创新,理顺了管理秩序,强化了责任意识,完善了合作模式,促进了产业集聚区的快速科学发展。
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区快速跨越发展
市委书记王铁强调:“项目是风向标,竞不竞风流看项目;项目是发动机,能不能跨越靠项目;项目是试金石,显不显政绩论项目。”信阳工业城始终“把项目建设当做快速发展的生命线”,以解放的思想、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和诚信的服务,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确保盯住的项目尽快谈成、谈成的项目尽快落地、落地的项目尽快建成、建成的项目尽快投产,从而吸纳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投入产业集聚区。
2010年,信阳工业城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采取有力举措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队伍素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信阳最大经济实体建设;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确保上级明令取消和调整的每一审批事项落到实处;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审批限时制,对集聚区内项目的核准、备案、规划、土地和环保等手续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优先办理,做到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办结,确保每个项目能够快审、快批、快建,与此同时还不断加大工作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执行《信阳市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环境的综合整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定要求,信阳工业城管委会对入驻信阳市产业集聚区的企业,进行统一注册、统一规划、统一备案、统一环评、统一统计、统一征收、统一供地,实施依法管理,落实监管责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在“七统一”框架下,对“一区两片”跨行政区划的企业,实行统一对省分片操作,相对独立,税收分享;不断完善服务配套,按照市委、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到位、生产性服务功能尽快到位、生活性服务设施尽快到位的“三个到位”要求,积极满足项目入驻、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着力完善各项服务配套,增强集聚区的凝聚力和承载力;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率先完成了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共享共用原则,完善了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生活性服务设施,加快了园区内原材料供应、多层标准厂房、物流配送等基本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公共服务体系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良好格局。
优越软硬件环境的构建,打造出政企业间的合作共赢机制,高效、便捷、和谐的服务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区快速跨越发展。
今日的“十快” 明天的“十强”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需要开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信阳工业城将紧跟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积极为信阳“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打头阵、当尖兵。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信阳工业城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切入点,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配套,实现主导产业茁壮发展。“十二五”期间,信阳工业城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71%;GDP力争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00%。
“十二五”发展定位是:积极依托工业城的区位、交通优势,围绕“一区两片”多组团的产业布局特点,以主导产业的发展为核心,打造功能齐全的特色专业园区;以高铁站开发和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工业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信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努力把工业城打造成为豫南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电子电器加工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以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完善“三大功能”,建设综合城市新区,使工业城成为信阳市未来城市空间的拓展地,城市人口的承载地,城市新形象的展示地。现代科技产业的聚集区。通过汇集特色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把工业城建设成为现代科技产业的聚集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按照“规划建设一体化、服务功能城市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农民生活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在试验区建设的大潮中,促进由传统农村向新型城市社区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工业城建成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先行区。
同时,努力在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优化政府服务,提高项目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理顺管理机制、构建和谐发展上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强力打造核心增长级,继续引跑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并力争逐步向“省十强产业集聚区”迈进,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和魅力信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