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在琵琶台前扭秧歌锻炼身体的群众高兴地和王铁合影。本报记者 吴 菲 摄 |
臭水沟变成一弯碧波,垃圾山变成游园,荒岗地神奇地出现了自行车赛道,沿河新景堪称经典……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感慨地说——
本报讯(记者 吴 菲)山清水秀,亭美榭秀,路宽桥靓。阳春3月,信阳春和景明,信阳欣欣向荣。信阳有景了,信阳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或登临龟山亭,饱览申城风光;或望湖轩远眺,发幽古之思。更有许多群众浉河岸边观柳,琵琶台前起舞,申伯楼内品茗。
浉河,曾经是信阳人心中的痛。水不清,河旁无路,有的是垃圾。72岁的王天祥老人在岸边生活了一辈子。他顺着河道方向指去,“原来这一带都是乱岗子、垃圾堆,一直往西全是淤泥,臭得熏人。咋也没想到浉河还有这么漂亮的一天。这都是王铁给我们办的实事呀!”3月3日下午,手捧一大杯茶在琵琶台上转悠的王天祥老人对一群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道。当得知和他说话的正是市委书记王铁时,老人笑了,他对王铁说:“以前只听说过你的名,知道是你这么个人为我们办了很多好事,今天算对上号了。”听说王书记来了,正在琵琶台前扭秧歌的群众簇拥上来,一定要和王书记照个合影像。
昨日下午,市委书记王铁、市政府副市长李水一行检查浉河八景建设。浉河八景景观打造基本结束,内部陈展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望湖轩、聚贤祠、茗阳阁、申伯楼、龟山亭、琵琶台、河洲榭、平山塔,这是沿浉河岸布局的8处景观。这些人文景观为浉河秀美景色增添了文化和历史内涵。
现在承建浉河八景建设任务的平桥区、浉河区、南湾湖管理区,当年都参与了浉河改造工作。“看看现在,想想当年,真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那时候是茫茫荒坡、漫漫垃圾,真的不明白浉河将来会是什么样。只是跟着王铁书记一趟一趟地走,走过荆棘地,跨过小水沟,翻过铁路桥,越走思路越清晰,越干越有劲。现在风景出来了,再回味,我们深为能参与其中而自豪。”回想起当年的奋斗,3个区的负责人颇为感慨。
琵琶台就建在当年的垃圾山上,垃圾山紧连着淤泥滩。“淤泥太厚,清淤船无法作业,我们人下去用高压水枪一点一点冲洗,才有了现在的河面,才有了现在的景观。”“这个地方我们原来走过,那时哪有路哇!”“还记得吗,当年这里不仅没路,还是个高坎儿,王书记走在最前边,把我拽了上去,我又把你拉上去,大家就是这样‘接力’翻过去的。”浉河八景景景相连,沿着景观路从这一景到那一景,无限风光纳入眼底,曾经亲历浉河改造的人们“故地”重游,每一寸道路都有故事,浉河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是火热激情铸就。谈起当年战天斗地的日子,看看现在的变化,大家既有沧海桑田之叹,更有豪情满怀。
风景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从浉河改造到八景打造,到正在规划中的贤山公园、龟山公园、震雷山公园、龙飞山公园、金牛山民俗文化园、羊山公园,信阳决策者们致力于城市景观建设,致力于民生幸福,“让人民生活得好,让人民为城市自豪,是我们的职责。”王铁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