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日前召开的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结表彰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农村改革试验中蓬勃发展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丰富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今年要进一步放大专业合作效应,重点向生产机械化提升、向专业集团化提升、向合作规范化提升。

两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称得上是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成就的浓重一笔。通过职能部门主导、基层组织牵头、龙头企业领导、致富能人带动,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211家,入社农户67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41%。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了3种社会化服务模式,有可为农民提供耕、种、插、管、收和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良种良法推广等全程服务的保姆式,有为农户统一提供农资供应、品种布局、机播机收、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产品销售“六统一”服务的依托式,有实行社员之间资源、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互助发展的互助式。各类合作社在保护农民利益、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农民搞合作,在土地、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上都有其它社会资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只要政府扶持到位、村集体组织有力、企业介入得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就我市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而言,要放大专业合作效应,必须向生产机械化提升,重点是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深化农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518个,比2009年增加137个,可以说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全市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与全省、与豫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0%,我市只有63%,相差了7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我市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空间还很大。要使我市的农业机械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还需要各级政府再加力,通过加大项目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强信贷支持、强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实力。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