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礼”文化在我国可谓内容丰富、意义深厚,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礼”文化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

何哉?春节期间,走在城市的街巷里,细心的民众都会留意到,一些店铺悄然挂上了“礼品回收”的牌子:高价回收名烟、名酒、冬虫夏草……除了在路边随处可见的“礼品回收”门店外,如今在网络上也随处可见“礼品回收”的网站、广告、邮件。真的是“礼贸”满天飞,“文化”嚣尘上。

“礼”文化之所以盛行是一种很尴尬的社会现象,首要问题是这种“文化”被庸俗化为一种“东西”,即送礼之“礼”,且内含着严重的不平等。送礼者一是不情愿,二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收礼者很乐意,且是不劳而获。况且,这种不平等潜在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礼东西”的风行,不但给掌权者的腐败提供了操作空间,而且也加重了普通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因为,除了少数人有求于官不得不送礼外,普通人之间也有通过送礼联络感情、拉近人际关系的需要。因此,在重“礼”而轻情意,或者是在礼的价值越高所代表情意越重的社会风气下,人人都只能选择“重礼”而无法送出“薄礼”。长此以往,礼尚往来便不是礼仪之“礼”,而是越来越变味,变质为送礼之“礼”,“礼”文化就日益演变成一种非精神的物质——“礼东西”。

当“礼”文化变成“礼东西”的时候,“礼品回收”这种“新兴产业”便应运而生。这种“新兴产业”也确实有好处,好就好在解决了一些人因礼品太多而吃不完、用不完的难题,并有利于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但在解决就业和繁荣市场的同时,却为腐败大开了方便之门,并为之以物质换现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中介,而且将其依靠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收入融入合法的市场行为之中,把他们见不得人的黑色资源“漂洗”得清清白白。很显然,这种“新兴产业”实际上是帮了反腐倡廉的倒忙,加剧了“礼”文化的“快速发展”,助推了“礼”文化由尴尬向畸形“飞跃”的进程,从而导致真正健康的“礼”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严重错位。

中华民族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礼尚往来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在百姓自发的礼尚往来中的“礼”,往往只是“情”和“意”的代表,人们更为看重的是附着在“礼”身上的“情”和“意”,所以才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说。但是,看看大街小巷那些礼品回收店回收的礼品,多是名烟、名酒、名茶,且价格不菲,远远超过了一般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水平,故而,绝非一般民众所为。真正的所为者,乃是私欲膨胀和手握权柄的“大员”们,在一收一送之间,不能见人的利益和铜臭,早已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礼仪的美德腐蚀殆尽,只剩下尴尬的“礼东西”了。

“礼”文化的泛滥,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倘若我们多讲一点礼仪、礼貌之“礼”,少讲一点礼物、礼金之“礼”,文化就会少一点尴尬,多一点文明;社会就会少一点腐败,多一点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