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右一)在新县产业集聚区检查指导工作,并协助企业解决问题。 尧 平 摄
图为新县县长杨明忠(中)在河南宾利皮业有限公司检查指导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尧 平 摄
图为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尧 平 摄

□本报记者 姚广义

通 讯 员 范俊巍 吴 霞

翻开红城新县的城市名片,有这样几张颇为熠熠生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 “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这些城市名片是新县的骄傲,更是该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最好见证。近年来,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环境立县”的理念,全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经济发展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种理念深入人心——

“新县最大的品牌是环境!”

“青山、绿水、蓝天、红城”,这是新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优质、高效、勤政、廉政”,这是反映新县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词。

“城市面貌是第一形象,发展环境是第一竞争力!”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在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新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经常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结合该县实际,制订了《新县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关于实行行政服务全程代理制实施意见》、《新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等文件,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新县纪委监察局认真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打造“红城清风”反腐倡廉建设品牌,树清风、扬正气、创和谐、促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大局。一年来,该县共受理优化环境投诉举报51件,办结率100%,为企业和群众协调解决问题18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0余万元。同时,该县各乡镇区、县直各单位都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抓实干,常抓不懈,真正把软环境这篇大“文章”做优、做实。

“没想到新县的服务这么周到! 没想到新县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没想到新县的投资环境这么好!”这是河南宾利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辉对新县政务环境的评价。他的“三个没想到”,不仅代表着外商的心声,更是对新县干部群众的客观评价。

一套制度推进创新——

“完善长效机制优化政务环境”

新县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创优发展环境的各个方面,推进制度创新,完善长效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积极探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制度》。新县制订《新县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方案》,选定县国土资源局、县国税局为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积累工作经验;在巩固试点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在全县47个行政执法部门全面实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制度》,从制度层面控制了执法行为的随意性,压缩执法行为的“自由裁量空间”,从源头上预防少数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现象的发生。

建立健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零投诉”承诺制度》。新县科学设定承诺,确定“零投诉”承诺的主要内容、承诺单位和履行责任人,确保承诺内容看得见、行得通、做得到。公开宣传承诺,及时召开全县“零投诉”承诺专题会议,42个承诺单位向县政府递交了《零投诉承诺书》,并通过县电视台、《红城清风网》等媒体,宣传职能部门公开承诺内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承诺,建立《“零投诉”承诺监督检查制度》,对职能部门践诺情况进行督查,切实保证“诺必践、践必果”。

全面推行《企业“倒查账”专项效能监察制度》。为切实解决涉企“四难”、“四乱”等问题,新县制订《企业“倒查账”专项效能监察工作方案》,由县优化办牵头,抽调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全县30家规模企业进行“倒查账”专项效能监察。通过企业“倒查账”,共发现涉企“四难”、“四乱”问题48个,针对存在的问题,全部进行了查处并督促整改,给予诫勉谈话3人,下发监察建议书17份,纠正违规使用资金58万元。

在建立健全上述三项制度的基础上,该县还不断完善并认真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民主测评制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制度》等20余项制度,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府各部门不断改善和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一股力量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

新县坚持把招商引资摆上重要位置,灵活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上下联动抓招商。新县各级党政“一把手”站在招商一线,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先后率领招商工作人员赴广州、深圳、厦门、湖州等地开展招商工作;县长杨明忠多次率队赴北京、上海、郑州、杭州等地宣传推介新县,洽谈引进项目。该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发挥各自优势,纷纷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招商引资。制订《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把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单位,从而在全县营造了上下联动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

优化服务抓招商。新县完善县级领导干部及县直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和招商项目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跟踪问效,化解难题;对引进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制订相关政策,诚信招商,理性选商,共谋发展。新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亲临产业集聚区现场办公,督促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对县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实行“零障碍”服务,对投资者实行 “零距离”、“零报酬”、“零投诉” 服务,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搭建平台促招商。新县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行服务流程化管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落实首问负责制、工作岗位无缺位制、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制、服务一周办结制等,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羚锐、康畈、九龙岭三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了平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0年以来,全县共达成意向招商引资项目37个,已签约招商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25.27亿元。羚锐芬太尼生产项目、福新特钢、新丰高科技、宾利皮业、兴盛钢结构、将军山广场开发等招商引资项目纷纷在新县这块沃土“生根”、“发芽”。

近年来,新县通过抓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创树了“红城清风”品牌,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5.7亿元,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同比增长1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87万元,同比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5197元,同比增长6.2%。一个政治安定团结、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红城新县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