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国各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历史使命。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信阳找到了一把“芝麻开门”的金钥匙——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一年多来的成功试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八篇文章”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人们看到了新农村的希望。

据《信阳日报》“新农村”专栏报道,金牛山办事处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同比增长18.9%,已建成农民新区2个、在建新区3个、拟建新区4个,实现了城乡一体共繁荣;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共流转土地2270亩;农村资金投入成效显著,新成立两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吸纳农村闲散资金153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共有1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610户;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办事处新农合参合率达98.1%,新农保参保率达86.8%,发放农村低保金1.8万元、城市低保金24万元、优抚金2.4万元、五保金1.8万元……

一年多来,我市试验区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就业保障,让小田变大田,让死钱变活钱,让农民领上“退休钱”,让农民看病在门前,让村庄变乐园……“人人有个好身体、家家有个好生活、处处有个好环境、天天有个好心情”的理想变为现实。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我市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当地实际,开创性地实施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生产发展了,农业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快速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拉长了产业链;生活宽裕了,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小钱变了大钱;乡风文明了,在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方面,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村容整洁了,“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现象越来越少了,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状态;管理民主了,基层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健全了村民自治制度。

在罗山县尤店乡钓鱼台村,66岁的村民郑传兵领到第一笔养老金时高兴地说:“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我们看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农村发展新希望,看到了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局面,看到了信阳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