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1月下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当期监测的29种食品中有27种食品价格在涨,而蔬菜价格涨速加快。其中黄瓜、豆角和油菜价格的涨幅高达28.2%、21.9%和14.5%。
节前菜价上涨最多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1月21日至31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与1月11日至20日统计的数据相比,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其中大米和面粉价格涨幅集中在0.2%~0.4%。食用油价格方面也基本稳定。
相对而言,畜禽肉类价格涨速加快,白条鸡及猪五花肉价格涨幅超过3%,猪后腿肉及羊肉价格的涨幅也超过2%,牛肉、白条鸭以及鸡蛋价格也有不同程度涨幅。水产品价格显著走高,其中带鱼价格较上期涨幅达4.7%。
节前上涨最多的还是蔬菜价格,黄瓜涨幅高达28.2%,是列入统计监测的食品价格中涨幅最高的一类,豆角涨幅依然高达21.9%,另有油菜、芹菜和西红柿的涨幅都在10%以上。
另外,水果价格也明显上扬,苹果和香蕉涨幅都超过3%。牛奶价格也有所上扬,巴氏牛奶和利乐牛奶的涨幅分别为0.4%和0.3%。
前两月或是物价高点
统计局此前公布的1月上旬和中旬食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29种食品中,上旬和中旬均有28种出现上涨。这意味着,该数据全月上涨的趋势已经明确。1月份CPI超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今年一二月份很有可能是全年物价的高点,相应的房地产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的调控力度也将是全年最严厉的时期。
政策落实可控物价
国家信息中心一位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仍然是结构性的,只要稳定价格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价格涨幅是可控的。”
不可否认,当前同样存在不少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分析人士指出,首先,央行已在短期内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收紧流动性;其次,粮食连续7年丰收有助于稳定粮食以及食品价格;再次,主要物资国家储备大幅增加,有助于增强国家对关键商品价格的调控能力。
(据《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