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中国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5年了,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按照承诺,中国开始全面兑现公约要求的内容,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信阳的公共场所禁烟情况如何?最近记者对我市公共场所禁烟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公交车上,明明张贴有醒目的禁烟标识,但仍有一些烟民在“吞云吐雾”;在超市里,一些市民叼着香烟在精心挑选商品,丝毫不顾及身边有孩子,甚至还有孕妇。在我市中心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一位手夹烟头的中年男子刚走进门诊大厅,就被一位护士拦了下来。听到护士的话后,这名男子不好意思地将烟头掐灭,扔进了门外的垃圾桶里。这位值班的护士告诉记者,医院实行禁烟已经很长时间了,墙上、电梯旁到处贴着禁止吸烟的示意图,多数烟民能够自觉不在医院里吸烟了,可还是有一些患者视而不见,夹着烟往里走。不过,通过劝导,这些人都能积极配合。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出台了禁烟的规定,但绝大部分市民不知道,个别人士尽管知道一些,但具体内容不清楚。记者走访了多家单位以及公共场所,发现有些并未实施这一禁令,而一些公共场所也未设置禁烟标识。酒吧、网吧、台球厅、街边的小餐馆、部分商场里的美食广场等都是禁烟的死角,要想在这些地方实现真正的禁烟,真的很难。记者来到某网吧,一进去就被浑浊的空气熏得头晕,再一看,里面烟雾缭绕,很多人都在吸烟,烟灰也到处都是。记者问起一位上网的青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烟民,去过多家网吧,基本上都能吸烟,即便贴了禁止吸烟的标识,也还是有人吸烟。网吧前台工作人员表示很无奈,没办法,空气确实不好,但是管不住客人。一些商家表示顾客抽烟,一般也不会去制止,怕得罪客人,除非是在别的顾客有要求的时候,才会去阻止。而对于在出租车内禁烟,更是形同虚设。
关于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许多人会赞同这一举措,特别是饱受二手烟之害的公民。 他们认为,吸烟不光危害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还污染办公环境。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自觉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也是公民文明素质提高的体现。也有人对这个规定并不看好。一些烟民表示,要戒烟很困难,有的是烟龄太长,有的表示是工作需要,中国“烟文化”根深蒂固,难以撼动。采访中,许多市民对“禁烟令”的执行缺乏信心。
对于禁烟,王先生表示赞同,“在公共场所禁烟是件好事!能给不吸烟的人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但他也坦言,自己偶尔也会在饭馆里抽。“不真正处罚根本没用,就像现在行人过马路乱闯红灯一样,根本遏制不了”……“烟民那么多,禁烟的范围又很大,我觉得不好实行。就拿饭店来说吧,要划定吸烟区,这能保证得了吗?尤其街边的一些小饭馆很难真正执行。”
在日常生活中,香烟对于李先生来说,地位仅次于吃饭,“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男人不抽烟,不在世上颠”成了他的口头禅。对于公共场所禁烟,他明确表示怀疑。
70多岁的李大爷抽了一辈子的烟,也戒了一辈子的烟,但直到现在他还是没能彻底戒掉。李大爷告诉记者,坚持最长的是两个多月,可难受坏了!后来在医院查出了好几种病。医生告诉他,最好是把烟、酒都戒了,可他做不到,他想抽烟了就找个理由出门抽。但纸包不住火,有一天还是被发现了。“老伴跟我吵,孩子们也劝,都一辈子了,早习惯了!”李大爷不为所动,口头上答应,背地里照抽不误。公共场所禁烟的消息让李大爷很是郁闷。
采访中,不少抽烟人士表示,有规定的话自己会注意一点,尽量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国烟草死亡率占死亡人数的12%,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33%。我国有庞大的烟民群体,其中70%的烟民没有戒烟打算,而只有3.5%的烟民戒烟成功。如果现在的吸烟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与此相关的死亡人数到2025年将增至200万人,2050年将升至300万人,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我国将有1亿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其中有一半将在35岁到60岁死亡。
吸烟本来就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更是一种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做法。现在明令禁止了,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减少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大家在对禁烟产生疑问的同时,我们也忍不住要问,将依靠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实施这一禁烟令呢?在国内其他地方,公共场所禁烟基本上都是由卫生部门和爱卫会共同执法,但是,目前我市卫生监督执法部门人手太少,爱卫会则更是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恐怕难以承担禁烟执法的重任。而城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人数虽多,但是很多禁烟的公共场所都在室内,城管执法人员不可能进入商场或者办公楼内执法。面对禁烟执法难题,信阳市爱卫会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发现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每个市民都有权进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