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讯(记者 黄 铎)畅所欲言议报告,集思广益谋发展。1月18日下午至1月19日上午,信阳代表团继续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财政报告。
姚铁璜代表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和河南发展实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信阳在茶产业、区域交通地位、电子产业园建设、建筑材料资源等方面有较好基础和先天优势,建议在纲要中增加或修订如下内容:一是在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部分,强调发挥信阳茶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在经济区域布局上强化南部和西南部的支撑,重视宁西经济带的作用,将信阳、南阳纳入中原城市群;三是支持信阳电子产业园建设和建材产业发展,将“积极推进信阳电子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发展,形成新的战略支撑点”、“加快建设以非金属矿开发为主导的信阳绿色建材基地”写进纲要的相关部分。
马正跃代表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总结工作客观,分析形势深刻,指导思想清晰,体现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切合河南发展实际。建议在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方面,围绕“根”文化,创新载体,实施项目带动;将纲要中“扩大文学‘豫军’在全国的影响”修改为“扩大文学‘中原作家群’在全国的影响”。在发展茶产业方面,突出信阳茶的主体地位。
孙宏典代表建议,“十二五”规划中要强调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下转第二版)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 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
(上接第一版)广大豫南地区需要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发挥其辐射作用。
李广胜代表说,河南这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增长很快,民生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人均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还不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现在,发展蓝图已绘就,最重要的是抓好落实。我省是人口大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十分重要。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需求。
乔新江代表说,信阳国土面积和人口在全省都占有很大比重,要抓住机遇,明确定位,找准突破口,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建议在修改“十二五”规划纲要时,要突出全省各地区的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体现信阳的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地位、革命老区地位、战略区域地位、产粮大市地位和生态大市地位,凸显信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持老区发展。
曹新生代表说,近年来,国家和省对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很大,促进了快速发展。要学习好、领会好报告的精神实质,结合工作实际搞好落实。建议:一是把加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试验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对黄淮四市等地区应给予财政支持。
胡善信代表说,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三农”工作,农村面貌发展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作为基层农民代表,希望上级政府一是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建、管并重;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抗旱排涝能力;三是加大对农机具的补贴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买得起;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保障。
余运德代表说,在破解发展瓶颈上,措施要再具体些,特别是对当前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难、电力不足、土地指标不够的问题,希望省里能研究出台一些解决办法。
何殿洲代表说,节能减排不能搞“一刀切”,省里要尽快出台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对已经达标的企业,要给予保护和支持。
杨奎代表建议,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碳排放指标交易制度。信阳在生态保护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应该得到补偿。
苗守根代表说,发展现代农业,要重点解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以及融资难等问题。
王正刚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的表述份量还不够。建议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适应河南振兴的需要。
王林代表建议,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追求发展速度不能违背科学规律,不能违背法律法规;节能减排不能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文宗锋、杨明忠代表建议,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老区、边远地区的支持,在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成本差别,对边远地区予以适当倾斜;对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实施的省级项目应减免地方配套资金,减轻基层财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