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开勇
潢川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一条蜿蜒的小潢河穿城而过,将潢川分为南北二城,历史上有“北春申南弋阳”之称。南城作为潢川古城的发祥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不少蕴含着鲜明文化特色的街巷和历史建筑仍得以保存,散发出迷人的古风遗韵。徜徉其间,仍能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城独特而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历史之古
据史志记载,南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就已经形成。公元前206年,刘邦代秦建汉,于潢川境地设弋阳县,县治即在今南城,故南城曾名弋阳镇。三国魏文帝初(220年),又置弋阳郡,南城为县、郡同治。至北魏年间(386-532年),建南北二弋阳县。北齐初(550年),以弋阳郡改置南郢州,今南城亦为州治所在地。隋初废南郢州,南城仍为定城县治。唐初(618年)置弦州,辖定城县,州治设在定城县城;贞观元年(627年),改弦州为弋阳郡,郡治、县治同在南城。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光州治所由光山迁入定城,潢川始名光州,州城为豫东南的第一大城。
南城成为光州州治后,进入发展鼎盛期。为适应需要,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对南城进行了扩建,并新建了北城。如此算来,南城已比北城多出1400余年的历史。
建筑之雅
南城建筑古朴、街巷纵横,素有“九曲十八巷”的美称。从石板铺路的小巷到“三山夹一井”的围墙,从青砖灰瓦的屋舍到木柱挑梁的门店,从雕窗的阁楼到合围的厢房,勾画出一幅江南古城特有的人文建筑景观。
这里的民居多为阁楼式的厅堂建筑,既体现了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也反映出当年街区兴盛的商业和居民们日常生活的情形。宅院多为纵向的二进或三进院落,沿街道两侧布置,宅门面街。街区北临小潢河,岸边原有青灰色砖瓦民居建筑,形成了特有的河巷空间和传统商业聚居区。街区中民居基本为前店后居、下店上居的格局。现仍有不少保存较好的临街房屋,门面仍用来经营各种手工制品或生活用品。
南城之雅,最有代表性的景致当属小南海了。据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光州知州高兆煌总修的《光州志》记载:光州“南湖在南城弋阳书院前,南岸有阁,名小南海,湖心有来雁亭,俱国朝知州刘学礼建”。其中的《名胜图说》中称:“南湖旧名官湖,以其在南城之南,又名南湖。径围二百亩,中有直塍一。塍之左右,又分为东、西两湖,有楼阁台榭,错峙于湖之南北。旁岸杂植桐柳,当烟雨蒙空时,树色皆在有无隐见间。”那光波荡漾的湖水,歇山重檐的阁楼,垂柳环绕的庙宇,悠远的古刹钟声,真实再现了“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胜景。
商业之活
潢川水陆交通发达,自古为豫东南商贸中心,素有“小汉口”之美誉。自西汉在南城置县后,这里就开辟了街道和集市贸易,与周边的经济交往日趋频繁。至八世纪初,这里生产的丝绸远销闽王国(今福建省),制作的线毯供应到陕、晋、陇等地,地产的中药材打入鄂、湘、皖、赣市场,其中石斛被列为“贡品”,每年上贡长安。
清代,潢川商业进入鼎盛时期。雍正年间置光州直隶州后,两湖、江浙、陕晋、皖等客商纷至沓来,相继出现“湖广会馆”、“山陕会馆”、“湖南会馆”、“江南会馆”、“淮庆帮”等地域性商团和同业行会达10余处,经营国布、百货、中药、杂货、盐行等业的店铺鳞次栉比,在潢川南城也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商业格局,其中大巷街以经营布匹、百货为主,中山街以手工作坊和木器业为主,东关街以粮行、牛马行为主,小南头街以土布行、百货店为主,后街以经营帽业、服装、颜料为主,估衣街以弹棉花、铺被套为主,顺河街以制作生活用品为主。经营的商品远销省内外,有些打入国际市场,如猪鬃、肠衣、牛皮、生猪、鲜蛋、活鸡等,通过汉口、青岛、上海等地的“洋行”,销往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山西、陕西商人在南城的南湖北岸共建山陕会馆,内供奉刘备、关羽、张飞神像,并借“桃园三结义”之寓意将馆址命名为“三义观”。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光州当铺刘万昌联合四家陕西的烟商捐资,在“三义观”大殿前铸造一对高20米的铁旗杆,分别悬挂着一幅铸铁对联,上联是书“铁杆颂德高千尺”,下联书“铜柱表诚燦九霄”。繁荣发达的商业,带活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也为这座千年古城带来了盛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之盛
潢川自古人才辈出,得益于这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育的兴盛在南城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有方志记载的官方办学机构包括书院、贡院、学堂等,清末还创办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清乾隆六年(1741年),暂代署理州事息县知县梁观我奉省抚命,于南城水月观(今麻纺厂)创建南城书院。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州吴一嵩创办弋阳书院,院址设在南城官湖北岸(今一小),原南城书院并入弋阳书院。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办官立光州师范传习所,校址在南城西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州师范传习所改为官立光州初级师范学堂。民国九年(1920年)创办的潢川县立单级师范学校,校址在南城玉清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在南城贤典街创办潢川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时招收男、女学生各1班,计100人。
自清末兴新学以来,这里又开始重视职业教育,当时称实业教育。其中,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南城西街创办官立光州实业中学堂,系中等农业学堂。开设的课程包括修身、中国文学、算术、地理、历史、物理、化学、博物、格致、图画、体操等等。本科除基础知识教育以外,还开设了土壤、肥料、作物、园艺、生产制造、养蚕、虫害、气候、林学大意、兽医学大意、水产学大意等方面的专业教学和实习课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潢川创办了“私立中原艺术学校”,校址先后设在南城磨盘街天主教堂、南城李氏祠堂。民国三十六年(1947)春,在南城大南头创办“私立豫南日用化工学校”,当年招初中毕业生一班10余人,学习制造矿蜡、香皂、牙膏等日用化工品。
明清时期是潢川古城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光州州府为表彰贤达、崇尚文风,对学业有成者一律建坊立表,谓之“兴贤坊”。清顺治《光州志》中记载的65座群坊里,除两座属于贞烈牌坊外,其余均是为颇有声望的鸿儒文人而立。在南城东街大巷子南口坐南朝北的一家居民的一方足踏残石碑上,仍清晰可见刻有“三世进士”的楷书字样,就是当年大兴教育之风的见证。教育的兴盛,造就了一代代文儒墨客,成就了古城潢川“莫道楚乡风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美誉。
歌舞之乐
历史上的潢川南城不仅是豫东南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艺人汇集的文化活动中心。在这里,既能听到皮影戏、嗨子戏、光州大鼓这样的民间唱腔,也可以看到火绫子、花伞、春牛、狮子、条龙等潢川地方歌舞剧种。
民国十八年(1929年),家住南城西马道(西门口以东)的潢川城关富绅罗胜武,扒掉自家的堂屋建戏台,利用宅院作戏场,并组建一个嗨子戏班,在自办的戏院里演出,称为西马道戏园。戏园不售票,门前放个大箩筐,观众投钱(二百文铜板)进场。当时群众流传这样一则顺口溜:“罗胜武,真好玩,扒掉堂屋盖戏园,二百文钱看场戏,没钱也能进去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陈绍禹、郑梦来、张简轩、牛子宇等人集股,利用南城帝子宫楼台建花庙戏楼(帝子宫,亦称湖广会馆,习称花庙),组织京剧、杂技及曲艺演出活动,还设有图书、报刊阅览室。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南城江南会馆(后改名中山市场,原南城电影院所在地)兴建戏楼,戏楼系砖木结构,呈品字型,分前台、后台,三面观众都可看戏。观众入场以后,茶社“跑堂”热情安座设茶,配以瓜子果品,按质收价,并收小费。炎暑之际,茶社扔传毛巾,观客边擦汗净面边欣赏舞台演出,无不呈现出欢悦惬意的景象。
五教之和
位于潢川南城中心位置的南湖公园,既是南城最美的历史文化景观区,也是豫东南享有盛名的五大宗教活动场所集中地。
明、清时期,潢川和谐文化精髓远播海内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五大宗教纷纷落户潢川,在小南海周围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依湖建起南海观音禅寺、清真寺、天主教堂、南城基督教堂、三义观五大宗教活动场所,呈献出五教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的景象。
公园内所有建筑因为宗教类别不同,兴建的历史时期不同,其建筑风格亦各具特色。由于历史的积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南湖公园蕴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现已成为豫东南地区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动聚集地和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其中,三义观的铁旗杆、清真寺的“龙凤柏”等,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位于南湖湖畔的观音禅寺,原为清雍正甲辰年(1724年)知州刘学礼兴建,近年有部分居士捐资对其进行了重新修缮。每届庙会的前一个星期,庙内众僧便开始庙会的筹备工作,很多外地信徒在庙会的前几天便云集潢川,为观音娘娘祝寿。信徒云集的宗教活动和“五教共存”的独特现象,已成为潢川南城特有的文化符号,被众多专家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