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好
当代文坛活跃着一群人:他们生活、工作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他们用手中的笔,反映着这个大学校里边的人和事,歌颂着那些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智慧、力量乃至生命的英雄,抒发着军人对民族、国家、人民、故乡的敬仰和思念之情,用文学的样式,在闪闪的五星帽徽与社会、人民之间搭起了一道纽带和桥梁,赢得了军人及社会的尊重和理解。这就是军旅作家群。韩强毛就是他们中出色的一员。尽管他并非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尽管他长期以来在作战部队和军分区系统担任领导,工作繁忙。但是,他仍然以对军队对人民的爱,不懈地努力进行文学创作,并创作出了大量的有分量的作品。韩强毛的文学作品集《情有多远》所收录的已经发表在各大报刊的几十万字的作品,便是他辛勤创作的硕果和结晶。
认识韩强毛的文学创作,应当先从认识他的报告文学开始。报告文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样式。它与新闻联姻、和文学接轨,在真实与想像的空间散发着它的魅力。韩强毛就创作出了一批在军内外较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他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汲取着营养及素材、在火热的生活中开掘着创作的源泉,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的报告文学中的主人翁,大都是和军队有直接关系或有着一定关联的。作者善于用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勾勒出当代各色人物所交织出的绚丽色彩。他能够用独特的视野和切入角度,捕捉人物的外形特征。内在特点及突出的心态变化,以充分展现主人翁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多样性。如在《铁腕王铁》中,作者从“禁酒令”的实施开始入文,描绘了信阳市委书记王铁以铁腕施新政的魄力。但作者并没有局限在这一事件的描述中,而是通过这一禁令在军分区的实施,引出了作为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的王铁,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抓出兴军强武实效的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党管武装的好书记、铁心为民的好书记的人物形象。而在《“胖司令”纪事》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用几个幽默的故事,着力描述出刘晋司令员的胖态及胖态背后的精干,把一个爱动脑子、善打硬仗、勇于进取的军分区司令员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了读者,使人读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轻轻拂落的黑蝴蝶》中,作者写了一个英雄,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二等功臣施明生。但作者并没有用大量的笔墨和篇幅去描述英雄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杀敌的场景,而是笔锋直指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了亲人的误解、写了施明生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的心态、写了他受委屈和不被理解后的气度和情怀,从而塑造了一个别于一般式样的战场上的英雄形象。在用如椽之笔为现役军人塑像的同时,韩强毛还把创作的视野关注到那些曾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尔后又到地方工作而立新功的复员转业的退役军人们。如有着13年海军军旅生涯,而今又驾驶着许昌卷烟厂这艘庞大的“帝豪号”战舰乘风远航,到达胜利彼岸的宋有申;如临危授令,把一家濒临破产的运输企业打造成全国赫赫有名的先进企业集团的许昌万里运输集团的带头人陈立友等……韩强毛用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一名成功企业家所走过的艰辛路程,刻画出这些复退军人们勇于拼搏、大展宏图的人物群像,为报告文学的长廊增添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在为军人们树碑立传的同时,韩强毛还满怀激情地讴歌了那些为了部队建设而作出无私奉献的普通的老百姓们。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那种血浓于水的军地之间的亲密关系。《情有多远》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心、用情书写下这样的人与事:军人王俊景在西藏服役时因公致残,永远失去了双臂。而这时,一位淳朴的中原姑娘吴新芬站了出来,用自己的青春,用辛勤的劳动,用无私的奉献毅然和王俊景走到了一起,用一个女性柔弱的肩担起了家的重担,点燃着王俊景的生命之火。用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作者充满抒情的描写叙述中,读者既能感受到好军嫂吴新芬那宽阔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胸怀,又能触摸和呼吸到作者心底中淌出的对那些默默无闻而对部队建设作出巨大奉献的普通百姓的尊敬与感激的真情流露。而正是这心底淌出的真情,才能使作品拥有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成为当代拥军题材一篇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如果说,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军人所展示的是军人的责任、军人的义务、军人的情怀,感触到的是作者与部队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意识。那么,在小说、散文的创作中,作者展示的则是对文学之梦的实践与追求。
小说《大米里面一粒谷》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青年军官刘裕才在回家准备完婚时,意外地发现未婚妻杨圆圆有了外遇,于是毅然地断绝了恋爱关系。谁料杨圆圆竟又来到部队,诬告刘裕才有了外心,致使刘裕才蒙受不白之冤。后来真相大白,刘裕才在人生道路上迈过了一个重要的坎。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主人翁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并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颇具悬念的情节,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主题的开掘。小说以浓郁的生活气息、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当代青年军人在婚恋方面的困惑、彷徨、思考,而通过这种婚恋故事,又折射出当代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和问题。如欺骗、不择手段上攀、诬告等。最后那句未说出来的话:“熬过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则鲜明地揭示出了小说的主题,那就是人在一生中总会有挫折、有磨难,但人世间,依然是真善美占着主导地位,太阳依旧在温暖着我们的心。作者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丑恶现象毫不留情的鞭挞和批判,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如《当兵的故事》、《画上有只癞蛤蟆》等,都是通过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的小故事,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作者的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理解。
如果说在小说创作中,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典型的人物,来诠释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那么在散文创作中,作者更多的是用情感的流露,来抒发、表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接母亲》、《入伍前》、《母亲的渔网》及《永远不会说再见》可以说是作者在散文创作上的代表之作。在《接母亲》、《入伍前》、《母亲的渔网》中,作者摄取了生活中的三个画面,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尊敬和爱戴。作者用质朴但又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通过接母亲来部队居住这一事件,透映出一位母亲为了儿女,为了部队而无私奉献的博大而宽广的慈母胸怀;在《入伍前》中,母亲为了儿子当兵开证明,硬是一个人赶了60多公里的山路的举动,不得不使人感叹道母亲这一称谓的伟大神圣;而在《母亲的渔网》中,更能体会到的是母亲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那种刚毅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信念和追求。散文创作,贵在真情。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生活的片断,来表达着对母亲的真情实感。《永远不会说再见》则是通过作者对驻地的眷恋、回顾、怀念,抒发了自己对战友之情、朋友之情、同志之情、军民之情的理解和热爱。尽管在全文中作者多是以工作为主要框架,但支持、理解、信任等诸多的生活要素,构筑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阐述了作者永远不会说再见的心底的真情流露。
文如其人。这部作品集,展现出了韩强毛质朴的文风及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在工作生活中,他的为人与文风达到了和谐统一。对工作的认真,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热心,对亲人的挚爱,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执著……也许,正是这种人与文的统一,作者才能够在创作与事业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