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段发广 黄 勇 熊道锋)近年来,罗山县对内强化项目建设,对外开展友情招商,着力引导“两头在外”(人员在外、资金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兴业,共引回资金50多亿元,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强筋健骨作用。
分类指导招商。该县主要领导分头深入港澳闽等地有规模、有影响的80余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经济效益情况,亲率团队积极参与茶文化节和5+2经济合作论坛活动,多次赴广东、郑州、北京、江苏等地举办罗山籍成功人士新春联谊会和组团参加河南省第六届投资贸易洽谈会,结识了大批新老朋友。同时,及时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该县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通过召开银企合作对接会、对口帮扶会,促使43家企业与7家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书,签约金额达4.05亿元。撮合银企结对子,组织企业之间互保联保、抱团取暖,32家企业实现了联保互保,新增贷款6800多万元,增强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以情引资安商。该县对罗山籍在外成功人士进行调访,建立“信息库”,定期采取走访、电话、写信等多种方式加强联系与沟通,还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向他们发去慰问信、征求意见函等。充分利用外出成功人士落叶归根的恋家之情,造福桑梓的回报之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经过努力,引进县外资金32亿元。
营造福地兴商。该县在选址征地、项目推介、园子搭建等方面,帮助提供全方位优惠政策和周到服务,先后引回创办雾林山茶场的李真、弘园农林水综合开发的岳克华、友邦板材加工的郝志安、颐园房地产的黄丛亮、生态示范园的钱晓玲等250多名带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成功人士返乡兴业。两年来,外出成功人士带回有开发价值的技术项目76个,创办“经济庄园”210多处,绿化荒山7.2万亩;领办企业87个,年社会经济效益超2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