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中国茶具博物馆开工奠基
动画片《少年司马光》央视全球首播庆典仪式
民间艺人演唱光山花鼓戏
紫水晨光 叶继斌 摄
光山净居寺雪景

光山县在“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主题文化统领下,以产业开发为载体,以多元投资做支撑,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环境,加大投入,彰显特色,打响智慧光山特色文化品牌,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融合智慧,提升主题理念

光山县按照“树牢一个智慧大观、写好一篇智慧大文、画好一幅智慧大图、干出一番智慧大事、唱好一台智慧大戏”的总体要求,全力做好“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主题策划。融合各方智慧,进行了规划的大调整,将在光山县沪陕高速以南、大广高速以西、南至小潢河北岸与老城结合的区域建设一座总面积34.5平方公里的智慧新城,打造“环球智慧欢乐谷、东方智慧主题园”,形成国内首个以智慧文化为主题的智慧品牌,由此引领光山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

树牢文化引领主题理念,全力搭建平台,选准项目载体,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企业管理”的模式,成立了光山县智慧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光山县司马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重点实施“十个一”工程,打好智慧品牌。

一人,即做好司马光文章。一是规范管理司马府,将其打造成为精品旅游景点;二是办好司马光研究会,召开了光山县第一届司马光文化学术研讨会;三是做大做强司马光教育基金会,已募集基金360万元,光山县司马光教育基金会已更名为河南省教育基金会;四是投资1176万元与河南华豫兄弟动画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制作52集《少年司马光》动画片,其中《少年司马光Ⅰ》26集动画片已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将作为电教教材在全省中小学统一发行,《少年司马光Ⅱ》26集动画片正在进行后期制作中;五是将司马光“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写入中小学教材,该教材已于2010年春在全国发行。

一园,即建好智慧园。该园位于县城东北,在213省道以北、十里镇以南、光潢公路以西,占地面积7600亩,总投资35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现已完成园区基础资料调查,正在编制智慧园总体规划及一期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馆,即建好中国茶具博物馆。该馆位于县城中心,在司马光东路与九龙东路之间、紫水塔周围,占地面积41亩,主体工程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现已开工建设。

一道,即建好一条智慧大道。将从龙山水库到与潢川县交界,沿小潢河北岸全长近30公里、宽60米的河岸,建成一条智慧大道,概念性规划正在编制中。官渡河一桥至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全长3000米,总投资1.3亿元,现已完成快车道工程总任务的90%。官渡河一桥至二桥二期工程全长1000米,总投资1.03亿元,现已开工建设。

一座岛,即将泼陂河水库中间的小岛建成一个集休闲、垂钓、益智、观光为一体的智慧岛。

一名村,即在泼陂河镇孙围孜、徐坪、刘田、新建四个村结合部,建设一个集居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庄园——全国知名的智慧村。智慧村由一条环形旅游线路与智慧岛连成一体,构成豫南民俗智慧文化园。该项目已与河南省帝森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5亿元,已到位资金1000万元。

一首歌,即谱写一首光山县歌。网上征集工作已结束,正筹备聘请著名词作家、作曲家为光山谱写一首体现智慧文化内涵的光山县歌。

一个论坛,即办好智慧文化论坛。与武汉大学哲学院和中国佛学暨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联合成功举办了“中日韩天台宗学术对话”国际研讨会,来自海内外40余所大学、佛学院、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与了国际学术研讨交流。

一张名片,即打造一张智慧名片。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巨幅标牌等多种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光山、推介光山。投资100万元拍摄《智慧之光·溢彩光山》4集电视纪录片已在信阳电视台和河南卫视播出。

一项大奖,即设立“智慧之星”奖。以司马光教育基金会为依托,在全县、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开展“智慧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智慧人物。

凝聚智慧,催生文化产业

光山县围绕“旅游立县”战略,以文化带动整合各类要素,以文招商,以文促商,推进文旅结合,挖掘并充分利用县域内丰富多彩的红色、生态、民俗、历史、人文等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城四区五镇十村”文化旅游格局,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整体推进。光山县制订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年活动的实施方案》,选定34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实施。除“十个一”项目中的中国茶具博物馆、豫南民俗智慧文化园、智慧大道建设项目正加紧推进外,其他项目也令人振奋。投资1.7亿元的白雀园镇红色文化旅游“两景一带”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申报、规划,正在进行一期工程建设,纪念碑主体建设工程已接近完工,以红军广场为主体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到位资金1200万元。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槐店乡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深入挖掘环龙山湖山水资源景观及民俗文化底蕴,建设“一区一线”生态文化旅游专线。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发展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产业,打造县城南花园。目前,全长6.5公里的槐龙路全线贯通,水泥硬化路面宽4.5米,路两旁已栽上2万株香樟树,形成生态景观带;万亩油茶基地内套种2万株红色乌桕,建设占地面积15亩的休闲养茶馆。景区内已建成苗木花卉园1个,总面积1000亩,其中紫薇园350亩,红枫园180亩,桂花园130亩,广玉兰园130亩,其他园区210亩。现有休闲垂钓中心5处,农家乐饭庄3家,农家旅馆2所,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总投资2000万元的砖桥镇红绿文化旅游项目把尤太忠将军旧居、魏老榨农业生态观光园、王大湾会议纪念馆、王大湾希望小学、陈乡村的生态观光茶园连成一体。凉亭茶乡风情游、文殊绿泉山庄、南向店王母观、殷棚红色生态游、晏河生态游等文化旅游项目都纷纷加大投资兴建力度,成为吸引游客的新景区、新景点。

通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主题理念的引领效应不断彰显,有力地推进了光山县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双丰收。

弦山办事处的上官岗村建成了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设置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戏迷俱乐部、老年棋牌室、电教室、文学创作室、多功能活动厅等,室外还设置有露天舞台和2000余平方米的活动休闲场地,在场地四周安装了20余套体育健身器材。该村积极发展旅游、饮食、休闲、歌舞娱乐、广告装潢、戏曲影视、婚庆礼仪、出版印刷等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400多人,2009年收入达1200万元,2010年可望达到1500万元,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文化先进社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

据统计,光山县各类文化产业经营户1200余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95家,互联网文化服务场所50家,出版及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80家,文艺培训机构32家,民间文艺表演团队450余个,其他文化经营单位200多个,从业人员1.3万多人,文化产业年经营额在亿元以上。仅“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光山县文殊乡从事花鼓戏、皮影戏、地灯戏、民间节会、乐队演出的就有100多个班社,演员近千人,年收入1800余万元,旅游效益显著提升。树立并叫响“智慧光山·司马光故里”口号,积极推进“一城四区五镇十村”文化旅游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名人故里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等,2010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6万人次,旅游及相关收入达2.19亿元。

借力智慧,创新体制改革

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积极推动职能整合。光山县将原有的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和新闻出版局实行机构合并、职能整合,成立了光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调整归并现有的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及“扫黄打非”等执法队伍,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光山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和行政效能。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和国有演艺团体制改革工作,深化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体制改革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累累硕果。2010年,光山县组织创作小戏、小品、曲艺和其他文学作品45个,音乐、舞蹈作品66个,书法、美术、摄影作品420件。其中,创作的反腐倡廉作品30件,举办了光山县反腐倡廉教育文艺汇演2个专场,受教育干部达2500人次;组织创作了万行智慧叙事诗《大智者李少》,该文取材于光山历史上机智人物李少的60多个故事,分为51个章节,是目前汉民族中最长的叙事诗;12项民间文学作品已被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切实做好农村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光山县完成了全县文物实地调查工作,对可移动文物进行征集和保护,并建立电子文本信息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成效显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山花鼓戏先后参加了全市“民间艺术展演”和河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项,申报省级民间文化传承人3人,配合信阳市在王大湾会议旧址举办了“信阳民俗文物展”暨“信阳民歌”推介演唱会。

弘扬智慧,文化服务惠民

光山县在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库房等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并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光山县加快广电中心建设进度;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步伐,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实现信号全覆盖。在完成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又有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正有序进行,已建成41家农家书屋,完成农民体育健身项目1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站和160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设备已到位。组建了13个农村电影放映队,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任务3900场,实现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在槐店乡的刘高山、杨大湾两村完成20户以上新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孙铁铺镇江湾村已建成2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投资140万元建成了江湾村明珠广场,实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完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站点升级改造任务,组建了农村文艺演出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晏河乡帅洼村围绕构造“一中心两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编制出帅洼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村办公室活动区为中心,打造以九架岭绿色生态旅游和以民胜水库智慧山庄民俗文化游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区。目前已建成村文化大院和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及大型雕塑一座。投资100万元充实文化中心活动室有关软硬件设施,包括信息超市、文化茶座、民俗文化室等设施。吸引回归人士投资60万元建成帅洼智慧山庄,人们在此享受农家乐的同时,可开展垂钓、划船等娱乐项目,是饮食、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10年,光山县先后组织各类大型文艺活动60余场次,观众累计10万余人次。利用流动舞台车开展了多次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举办大型春节文艺晚会,组织排练了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赴中央电视台参加《民歌·中国》的节目录制工作,组织举办了“锦绣茶乡”信阳市戏剧小品曲艺汇演光山专场的演出,组织举办了市“百花之夜·民歌飞扬”文艺展演光山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