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良博 吴正宇 彭勤辉
自1953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我们已习惯于用五年作为一个划分,标一个刻度,来检验发展的步伐。回眸过去,每一个五年在有灿烂回忆的同时,也开启了又一个辉煌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光山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主要目标全面完成。
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十一五”期间,该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在依托市场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土地租赁流转、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该县农业总产值达31.87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1.67亿元。五年来,该县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商品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4.5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完成324种水稻品种实验,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8%以上。
工业主导作用初步呈现。“十一五”期间,该县工业化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已脱离了主要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7.4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80.5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13家,成为该县经济的支撑力量。五年来,该县茶叶加工、羽绒服装、粮油加工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该县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50家,20万吨甲醇生产线和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化工、新型建材、纺织器材、羽绒服装、茶叶运销及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支柱。特别是羽绒服装产量为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0%,羽绒产业已成为光山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光山县千鹅冲矿区已探明钼金属贮量约6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钼都”。
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该县通过实施中心村、试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和“六城联创”,加速推进城镇化,加速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截至2010年年底,该县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达18.5万人;小城镇加速发展,全县城镇化率达32.5%,年均增长2%;以“六城联创”为抓手,加快城镇建设。坚持管建并重,突出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延伸城镇管理深度,推行城镇精细化管理,强化落实“路长”负责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该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益人口增加到1.69万人,覆盖面达到9%,人均月补贴标准达245元。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03万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4.2%以内。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积继续加大,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率及农民新农合参合率均在90%以上。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该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狠抓技术推广,搞好科教与经济结合,每年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组织实施一系列科教项目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义务教育实施水平得到提高,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8.8%。成人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职业学校由2所增加到5所(含综合性高中),在校生由2006年的6805人增加到2010年的15241人。
“十一五”满载辉煌而去,“十二五”驾着希望而来,光山县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征途上描绘“十二五”更壮美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