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 涛)罗山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实现了体制转型后,坚持服务“三农”理念不动摇,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用更加灵活、优质的信贷服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达到“政府满意,农民受惠,行业增效”的三赢效果。截至目前,各项存款余额28.4亿元,贷款余额20.86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为17.46亿元,占比83.7%,使全县6万多农户从中受益。
加大农业贷款投入,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为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该行采取了“总量控制,有保有压”的原则,调整信贷结构,集中资金向农户和涉农企业倾斜。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开展以“开门办贷、程序公开、承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阳光信贷”活动,不断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和农业贷款总量。 2010年新增农业贷款4.8亿元,农户贷款面达到37%,充分满足了“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为辖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开拓信贷支持范畴,支持农业产业化。该行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改单一支持传统种植、养殖业为对农全方位支持,把服务领域向农业产中、产后拓展,向农村非公经济户、农村购销大户渗透,在确保信贷支农贷款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优化贷款结构,有重点地支持农副产品收购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及龙头骨干企业。全县40余家精米加工厂,在该行的贷款支持下,扩大了生产规模,涵养了税源,壮大了地方经济实力。
开展代理“新农保”,落实养老惠农政策。该行高度重视社保资金的代缴、管理和发放工作,成立了养老资金管理小组,设置了专门柜台,集中办理此项业务。实行了延时服务,保持工作衔接,真正使发放工作做到不怠慢、不推诿、不拖延,确保了这项惠民利民的举措得到有效落实。目前,罗山县289个行政村、40万余人的养老金均“入户”该行,收缴养老金总额33656万元,已发放养老金5865万元,全县3.2万名符合条件的受益人员领取了养老金,优质高效的服务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积极发放再就业贷款,加大帮扶弱势群体力度。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该行拓宽服务领域,开辟贷款营销新渠道,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向城区下岗职工发放再就业小额信用贷款和评定“信用户”的实施方案》,积极向各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再就业贷款,为广大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资金。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下岗再就业贷款3331万元,净增1614万元,使3000余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重新走上了致富路,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